说到海淀西山的大觉寺,其历史悠久、环境清幽,有大家熟知的古玉兰和千年银杏。但您知道吗?不少文人雅士在游览之余,都与大觉寺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就带您来了解一下大觉寺与这些文人墨客之间的故事吧。
吴文藻与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是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吴文藻,江苏江阴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吴文藻先生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本土化、中国化的最早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年6月与冰心结婚,任燕京大学教授。
年,冰心与吴文藻在燕园精华之所的临湖轩举行了婚礼,司徒雷登是他们的证婚人。婚礼结束后,他们乘专车来到了西山大觉寺,冰心把自己的新婚洞房安排在了寺内禅房。
冰心女士非常喜欢大觉寺的清幽,喜欢这里的花草,也喜欢这里高大挺拔的银杏树。夫妻二人在这里共住了两天后回到学校。
郭沫若故居中的“妈妈树”
郭沫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他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甲骨学四堂之一,还是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从年参加北伐,年参加了南昌起义,曾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编有《郭沫若全集》38卷。
要说郭沫若与大觉寺之间的渊源,这就要他故居里的那颗“妈妈树”说起。年,郭沫若夫人患病时,郭沫若带着家人从北京西山的大觉寺移走了一颗银杏树树苗,植于当时居住的宅院中。
他希望夫人于立群能够像能像这颗银杏树一样,坚强地战胜病魔。后来在举家搬迁时,这颗银杏树也随之移种在了现在故居甬路的右侧,后来郭沫若一家人都亲切地称它为“妈妈树”。
季羡林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提到季老,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尤其是小学课文中的那一篇《夹竹桃》已经深深印在脑中。季羡林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还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吐火罗文的几位学者之一。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季先生也甚是喜爱大觉寺,年,他曾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大觉寺》一文,其中不仅讲述了他对大觉寺的喜爱和与大觉寺的不解之缘,还表述了,他在大觉寺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净土和桃园。
季羡林老先生在文章中如此写道:我常常想到大觉寺,只要有机会,我就到大觉寺来。能够谈得来的一些朋友,我也想方设法请他们到大觉寺来品茗,最好是能住上一夜,领略一下这一座古寺的静夜幽趣。
如今,寺内的明慧茶院雅间里,还悬挂着季老书写的墨宝。
胡适、朱自清
胡适,学名洪骍,字希疆,字适之。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他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这两位先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们也都曾与大觉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年,胡适曾带夫人、儿子和学生等人,坐车一起同游了大觉寺。恰巧的是,相隔一天之后,朱自清夫妇、俞平伯等人也游览了大觉寺。可见大觉寺深受文人学者们的喜爱,他们都以赏心悦目的游览观光而自得其乐。
沈榜
沈榜(~),字二山,今湖南湘临市羊楼司人。学笃行慎,为士林所推崇。明隆庆元年()中举,历任内乡、东明、上元三县知县。其任东明知县时,与该县名儒穆文熙一起,选刻《文浦铉珠》刊世。任顺天府宛平知县时,留心宛平时事,搜集地方掌故,加上署中档册文献,编著《宛署杂记》20卷,为研究明代北京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风俗掌故的珍贵参考资料。
说起沈榜可能大家会有点陌生,但说起大觉寺,这个人可是不得不提,由他所著的《宛署杂记》中,曾对大觉寺在西山的方位,以及宣德、正统年间大觉寺重修、立碑之事进行记载。
如今,该内容已成为最早一部记录大觉寺历史的书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地地道道的海淀人,其父是深受倚重的康熙朝宰相明珠。清康熙十五年(年)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清康熙二十四年(年),患疾病去世,年仅31岁。
他自幼天资聪慧,又酷爱读书,虽然有着显贵的出身,却从来不慕权势,经常与江南布衣把酒论诗,谈古论今。
清康熙十八年(年)五月九日,纳兰性德同康熙帝巡游西山,其线路由瀛台到西山大觉寺,走寨口、戒台寺,最后驻跸在潭拓寺。在游览大觉寺时,寺内清幽的景色,深得纳兰性德的欢心,于是他写下《浣溪沙·大觉寺》一词。词中他描绘了大觉寺清幽的景色,其“燕垒空梁”、“篆香清梵”,都真切地再现了清初大觉寺的寂寥与清幽。
顾太清与爱新觉罗·奕绘
顾太清(-年),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嫁为乾隆皇帝第五子永琪之孙奕绘为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
爱新觉罗·奕绘(年-年),字子章,又号妙莲居士、幻园居士、太素道人,为清乾隆帝第五子荣纯亲王爱新觉罗·永琪之孙、荣恪郡王爱新觉罗·绵亿之子。嘉庆四年出生,五年八月赏给二品顶戴。年,戊戌七月初七日辰时溘逝,年四十岁。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一位颇有名气的宗室诗人。
婚后夫妇二人感情甚好,夫唱妇随,常一同出游。他们到过京西许多佛寺道观,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其中,当他们游到大觉寺时,寺内静谧、清幽的环境,引得二人都颇有感触。为此二人有感而发的写下了《宿大觉寺》、《三月晦同夫子游黑龙潭至大觉寺路经画眉山》等诗词。
完颜麟庆
完颜麟庆,清代官员、学者。字见廷,满洲镶黄旗人,金世宗完颜雍的第二十四世孙。其父为泰安知府完颜庭鏴,母为清初常州画派代表人物恽格之后,阳湖(今江苏武进)才女--恽珠。
完颜麟庆从小受其母的教诲,在文学上颇有造诣,一生著述多篇,其作品有《黄运河口古今图说》、《河工器具图说》及《鸿雪因缘图记》等。
晚年,完颜麟庆曾到大觉寺游览。游览后,他在《鸿雪因缘图记》中,对清代大觉寺诸多的景物做了详细记载,并绘有《大觉卧游》图。他除了文学上颇有造诣外,在治水防灾方面,也非常有才能。清道光十九年(年)时,兼属两江总督管两淮盐政,任职十年,是完颜家族在清代时期治水名臣之一。
傅吾康和他的父亲福兰阁
傅吾康,当代德国著名的汉学家,他是家里子女中唯一一个同父亲一样研究汉学的。他精通中、英、德文,先生在北京期间曾多次到西山大觉寺游览、小住。在大觉寺的生活他常用“上山”一词进行表述,还与季羡林老先生畅聊关于他在大觉寺的事情。
他之所以对大觉寺甚是喜爱,这可能与他的父亲福兰阁有一定关系,福兰阁(-),德国汉学家。中国名为傅兰克。年来到中国,在他担任外交官时,曾有一段时间就在西山大觉寺进行办公。这段生活经历也使得大觉寺在他和儿子心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年夏天,傅吾康先生的子孙举家来到北京,即便行程紧张但仍然参观大觉寺,除了喜爱这里的自然景色外,更是为缅怀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