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为辅政大臣,排第四的鳌拜为何能杀死排第

同为四大辅政大臣,镶黄旗的鳌拜杀死正白旗的苏克萨哈,看似很严重,其实说白了是延续了当年正白旗多尔衮在皇太极死后跟豪格争夺皇位时与两黄旗的恩怨斗争。

当时两白旗是多尔衮的底气所在,正白旗的苏克萨哈是多尔衮麾下一员大将。

以这个角度入手的话,相信大家应该会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的。当然两旗之间的恩怨只是杀苏克萨哈的动机所在,根本目的还是在于鳌拜想要集权擅政。

下面宋安之来具体给大家说说。

八旗制是由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的,清太宗皇太极时候完善了一番,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皇帝亲自统领三旗,其他五旗由王公贝勒担任旗主,因此皇帝的三旗称之为上三旗,其他五旗是下五旗。

这上三旗分别是正黄、镶黄、正蓝。

在多尔衮成为摄政王以后,将自己的正白旗替换了上三旗中的正蓝旗,上三旗分从此成为正黄、镶黄、正白。

年入关前夕,皇太极猝死,没有留下继承人遗诏。这时候拥有两白旗支持的多尔衮与拥有上三旗支持的皇太极长子豪格针锋相对了,两个人都想要当皇帝。

整体来说当年皇太极的集权效果还是不错的,支持豪格的人多一些,但是豪格这个人政治智商太低了。最后搞来搞去,两方干脆妥协了,那就是立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多尔衮成为了摄政王。

在两方针锋相对之时,鳌拜身为镶黄旗的护军统领表现的很不错,为了以示效忠旧主皇太极的决心,他与两黄旗的索尼(后来的四大辅政大臣之首)等八人汇集于豪格府邸,“共立盟誓,愿死生一处”,密谋拥立豪格为帝,表示一定要拥立先帝皇太极之子的决心,甚至不惜发生流血的内部战争。

可以说从那时候起,镶黄旗的鳌拜就与正白旗的苏克萨哈接下了梁子,同时也与后来的四大辅政大臣之首的索尼处下了不错的革命友谊。

入关以后多尔衮如日中天,鳌拜当年坏了多尔衮的好事,自然是屡屡被打压,甚至差点被处死。而苏克萨哈身为多尔衮的心腹自然是扶摇直上。

不过顺治七年随着多尔衮的猝死,朝廷开始大洗牌,顺治帝亲政。这时候苏克萨哈开始表现出无耻的一面了,他为了自保,竟然主动实名举报多尔衮,给正想整多尔衮的顺治帝送上了一份大礼。

苏克萨哈这般无耻表现,使鳌拜对他更加厌恶,不过顺治帝对于苏克萨哈倒是挺重用的。(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也许是喜欢苏克萨哈也许是想树立一个知错就改的榜样,总之就是重用了苏克萨哈。

顺治帝驾崩之时,给康熙留下了四大辅政大臣按次序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表面来看,鳌拜最末,苏克萨哈排第二。

其实苏克萨哈一点也不占优势,因为除他以外,其他三个辅政大臣都是两黄旗的人,也是说他是以一对三。

而且论战功,苏克萨哈可是远远不如鳌拜的。论实力,多尔衮死后正白旗被清洗,苏克萨哈又是墙头草两边倒,也没多少人支持他。

当年多尔衮时代正白旗与两黄旗的恩怨在康熙朝又开始斗争起来了。

当时鳌拜最有精神爱掌权,而索尼老了又因为与鳌拜同为两黄旗,因此就没有干预鳌拜,遏必隆与鳌拜同旗结党,可谓是同气连枝。

于是苏克萨哈与鳌拜的斗争就开始激烈了,当然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因为索尼的不管事,助长了鳌拜的野心,鳌拜想要真正的一个人说了算。

面对两人的政治斗争,索尼身为四大辅政大臣之首,多少可以起到缓和作用,但康熙六年六月索尼病逝。(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鳌拜是真正的肆无忌惮了,开始不断打压苏克萨哈,继续使镶黄旗强迫圈换正白旗的土地,最后苏克萨哈以退为进,请求解除辅臣之任,愿意前往为顺治帝守护陵寝。

苏克萨哈这招以退为进比较高明,因为当时索尼已死,排名第二的苏克萨哈成为表面上的辅政大臣之首,既然苏克萨哈要卸任,那么鳌拜肯定也要卸任,乖乖的交出手中的权力。

但是鳌拜不舍得手中的权力,于是鳌拜干脆不顾康熙反对矫旨杀了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一死,鳌拜彻底是大权在握,开始生杀予夺,同时与康熙的矛盾急剧上升,最后康熙智擒鳌拜,鳌拜算是彻底玩完了。

所以说鳌拜能杀死苏克萨哈主要是因为多尔衮时代的正白旗与两黄旗由来已久的恩怨,使鳌拜可以整合其他两位辅政大臣的或明或暗支持,最后来达到杀死苏克萨哈的目地。

谢谢观看,欢迎吐槽、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