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努尔哈赤的三女儿莽古济根本没有犯什么大罪,之所以被弟弟皇太极处死,主要是因为皇太极想要排除异己,加强自己的集权。所以努尔哈赤的三女儿属于政治的牺牲品,同时她也是清朝里面唯一的因为政治斗争而被处死的公主。
努尔哈赤是大金国的开国之君,他一生有16个儿子和八个女儿,这些身为大汗的子女,基本上一出生命运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努尔哈赤的儿子们自然要带兵打仗,冲锋陷阵,女儿们则要为了自己的部落利益远嫁他乡,所以努尔哈赤的女儿们活的要比儿子们更悲剧。
其中努尔哈赤的三女儿哈达公主就是比较出名的一位,他一生结婚两次,都是为了完成父亲和弟弟的政治意图,没想到的是最后处死自己的却是弟弟皇太极。公元年,皇太极下令处死三公主莽古济,据说莽古济是被凌迟处死的,割了三百多刀,与他一块被处死的还有莽古尔泰的三个儿子、莽古尔泰与莽古济的同母异父兄长昂阿拉以及正蓝旗的将士一千余人。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皇太极处死了自己的三姐呢?处死就处死,还非得凌迟,难道仇恨真的这么大吗?
莽古济是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的三女儿,母亲是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大福晋富察·衮代,衮代作为努尔哈赤的大福晋,受宠长达三十多年,在后金初期,一直帮助努尔哈赤料理家务,妥妥的贤内助。公元年,海西四部纠合东蒙古及其他部落组成九部联军共同征讨建州,努尔哈赤率领军队驻守古勒城。
夜里出现敌情,努尔哈赤正在睡觉,身边的臣仆没有敢去叫醒他的,最后还是衮代叫醒了努尔哈赤,和丈夫一同打败了强敌。衮代为努尔哈赤生了三个孩子,皇五子莽古尔泰、皇十子德格类、皇三女莽古济。
三公主的第一次婚姻——为了父亲的事业
虽然母亲衮代受宠,但是莽古济和大汗的其他女儿一样,婚姻并不能自己决定,而是以部落的利益为主。年,已经统一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开始把心思放到别的部落身上,于是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一步步的吞并海西四部。年,哈达部被叶赫部攻打,哈达部首领孟格布禄只能向关系一般的建州女真努尔哈赤求救。
努尔哈赤想要吞并海西四部,正愁没有借口,马上同意出兵帮助哈达部。可是正当努尔哈赤派费英东、噶盖率领大军前去救援时,叶赫部的纳林布禄知道了这件事。纳林布禄立马向孟格布禄表示只要你消灭了努尔哈赤的救援大军,我就和你重归于好,并且把之前你很喜欢的叶赫美女嫁给你。孟格布禄一听有叶赫美女,瞬间心动了,他一面派兵攻打努尔哈赤的救援军,一面准备迎娶叶赫美女。
努尔哈赤面对这样背信弃义的人,当然是很恼怒,我来救援你,你却恩将仇报。于是,努尔哈赤派大军灭了哈达部,可是他不可能明着占领哈达部,因为明朝不同意,明朝当时是很强大的,努尔哈赤不敢和明朝硬抗。所以努尔哈赤在哈达部扶植了一个傀儡,叫吴尔古代,是原来哈达部首领孟格布禄的儿子。
努尔哈赤扶植吴尔古代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把孟格布禄杀掉,就这样吴尔古代杀掉了父亲,成为哈达部的傀儡首领。努尔哈赤还是不放心,于是就把自己的三女儿莽古济嫁给了吴尔古代,用来监视这个傀儡。年,三额驸吴尔古代与年仅十二岁的三公主莽古济被护送回哈达,所以三公主也称为哈达公主。
这个联姻明显就是有意图的,努尔哈赤从此可以插手海西四部的事情,为以后统一女真各部奠定了基础。虽然三公主可能不愿意,可是为了父亲的伟业,她别无选择。好在吴尔古代是个本分的人,要比他父亲孟格布禄强多了。三公主莽古济在哈达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她和丈夫吴尔古代感情很好。努尔哈赤这边越来越强大,到后来先后灭了辉发、乌拉,基本上统一了女真各部。
公元年,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定都赫图阿拉,年号天命。随后天命四年,翅膀硬了的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中打败了明朝的十几万军队,同时也终于平定了叶赫部,真正的称霸了东北地区。正当努尔哈赤霸业一点点成功时,三公主莽古济也从少女变成了中年妇女,几个孩子的母亲。
莽古济的女儿有记录的基本上都嫁给了爱新觉罗家族,清朝的近亲结婚比较严重,莽古济的大女儿嫁给了代善的大儿子岳讬,小女儿则嫁给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年生),这都是明显的近亲结婚。这样莽古济和哥哥代善、弟弟皇太极成了亲家,两个女婿既叫自己为姑姑,又叫自己为岳母。这关系乱不乱,也就是说豪格和岳讬都是娶的表妹。
莽古济和第一任丈夫吴尔古代过了二十多年幸福夫妻,可是吴尔古代还是先三公主而去,莽古济还是挺伤心的,虽然丈夫没有雄心壮志,但是平静的生活还是很难得啊!丈夫去世后,三公主的父亲努尔哈赤也去世了,后金高层经过角逐,最后四贝勒皇太极胜出,成为新任大汗。
皇太极之所以胜出,主要是因为努尔哈赤晚年很宠爱大妃阿巴亥,因此阿巴亥的三个儿子多铎、阿济格、多尔衮也很受努尔哈赤喜欢。努尔哈赤晚年把自己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分出来45个牛录,分别给了三个儿子,其余的作为他自己的亲军。努尔哈赤还明确指出阿济格是镶黄旗旗主,多铎是正黄旗旗主,将来自己死后统帅的亲军全给多铎,另外还要弄一旗给多尔衮。
很多史学家认为这也是表示努尔哈赤想要传位给多尔衮的意思,但是其实如果按牛录来说,多铎也有可能是传位的人选。努尔哈赤死前把镶白旗的杜度调到了镶红旗,准备把镶白旗给多尔衮,可是没有来的及实施,就驾崩了。这样努尔哈赤死后,阿巴亥母子几人就相当于掌握了努尔哈赤的亲军,这是一股很强的势力,因为努尔哈赤的亲军兵强马壮,是八旗中的精锐,要比其他六旗厉害的多。
虽然阿巴亥的几个儿子年龄不大(多尔衮还没成年),但是有精明的阿巴亥在后面掌舵,自然年龄不是问题。于是“四大贝勒”只能联手对付阿巴亥母子,阿巴亥护送努尔哈赤的灵柩刚抵达都城,“四大贝勒”就宣布努尔哈赤的遗言,逼迫阿巴亥殉葬。当时才37岁的阿巴亥当然不愿意殉葬,再说她的儿子还小(多尔衮15岁,多译才13岁),苦苦哀求四大贝勒,四大贝勒怎么会放弃这个机会,最后阿巴亥殉葬,并且临死前把幼子托付给诸王。
四大贝勒胜出后,然后就是需要推举出来一个人继承汗位。
大贝勒代善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死后,代善是最有可能继承汗位的。可是因为努尔哈赤嫔妃争宠,诬告代善与大妃有染,所以代善基本上没有了继位的可能。
二贝勒阿敏,他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次子,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所以他根本没有继位的可能,大汗怎么也得是努尔哈赤的后代。
三贝勒莽古尔泰,就是三公主的同父同母哥哥,这个人打仗很厉害,但是属于莽撞型的,根本不适合继承汗位。他在八旗中的威望也不高,并且有杀母的污点,杀的就是三公主的母亲衮代。据说当时衮代因为获罪失宠,莽古尔泰为了向父亲邀功杀了自己母亲,努尔哈赤觉得这家伙禽兽不如,所以莽古尔泰早就失去了继位的机会。
四贝勒,皇太极最有可能继位,此人比较有谋略和城府,并且威望比较高。代善就很佩服皇太极,并且表示“汝智勇胜于我,汝须代立”,所以皇太极的继位可能性最大。结果也是这样,代善的两个儿子岳讬和萨哈廉首先说服父亲推戴皇太极为汗,这样也就意味着两红旗支持皇太极,其他贝勒一看代善支持,所以都表示附和,就这样皇太极登上了汗位。
皇太极登基后,后金进入到皇太极时代,一样也开始了父亲没有完成的基业。皇太极一方面发动对明朝的战争,一方面打击拉拢蒙古,安抚一些投靠女真的蒙古部落。当时蒙古最强的是察哈尔,皇太极继位后,察哈尔对蒙古各部的侵掠愈发严重,敖汉部首领琐诺木杜棱前来投靠皇太极,皇太极很高兴,因为这样可以削弱察哈尔部。
皇太极为安抚琐诺木杜棱,把原来哈达部的领地赐给了他,并且还给杜棱找了个老婆,就是皇太极的三姐莽古济。虽然女真族对于寡妇再嫁不算什么,但是莽古济是不愿意嫁给杜棱的,因为身为一个部落的长官自然妻妾成群,到了杜棱家,肯定会受到排挤,但是君命难违,为了弟弟皇太极的事业,她只能选择顺从。
果不其然,三公主嫁到杜棱家,立马就受到了杜棱之前妻子的白眼,虽然莽古济是公主,但是也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杜棱最信赖的大臣托古的妹妹就是其中一位,她利用哥哥和杜棱的关系,是杜棱比较宠爱的一个老婆。公主嫁过去,虽然是一家之主,但是她并没有权力,也就是说她被架空了。
杜棱本来身为部落首领,被逼无奈投靠皇太极,皇太极让莽古济嫁给他就是为了监视他,这点杜棱很清楚。这样一来杜棱也不喜欢莽古济,再加上托古和托古妹妹从旁说坏话,莽古济相当于被孤立了,所以莽古济在杜棱家过的很不快乐。三公主和杜棱同床异梦,根本不是一条心,最可气的是杜棱家里的事情都是托古管理,三公主感觉托古老是诋毁自己。
于是三公主去找弟弟皇太极,想让皇太极除掉托古,可是没想到杜棱首先得到消息,在皇太极面前装作醉酒的样子说:“大汗不能只依靠兄弟子侄,他们想害大汗,大汗是蒙古部落的天,有大汗在蒙古部落都没事!”
其实本来皇太极登基后,就一直想要加强集权,杜棱的话直接点醒了皇太极,所以皇太极不止没有除掉托古,而是先向兄弟们下手。
这也不能怪皇太极,主要是八旗旗主的权力太大了,大汗只能管理自己旗的军政事务,不能插手别的旗里事情,别的旗有旗主管理。并且很多事情,比如军事行动,需要八旗旗主坐在一起商量,大汗不可以一意孤行。皇太极登基时的八旗旗主都是王爷贝勒,比如两红旗是代善父子管理,正蓝旗是三公主的同母兄弟莽古尔泰管理,阿敏管理镶蓝旗,还有多尔衮的三兄弟管理剩下的旗。皇太极登基前,他是正白旗旗主,也就是说皇太极才一旗的兵力。
皇太极登基后,就夺取杜度的原镶白旗主之位,交由长子豪格担任,然后又以大汗为尊的借口,把自己的正白旗和儿子豪格的镶白旗改成正黄旗和镶黄旗。多尔衮三兄弟统领的努尔哈赤亲军(原来的两黄旗),改成了正白旗和镶白旗,也就是皇太极父子的旗色和多尔衮三兄弟对调了。
但是这样,效果并不好,因为颜色变了,实力没有变,这时皇太极虽然是大汗,但是才两旗兵力,并不能一手遮天。当时后金开议政会议,皇太极大汗座位旁边分别是三大贝勒,也就是四大贝勒一同接受臣子跪拜,这样的感觉让皇太极很不爽。于是皇太极开始找机会,夺取旗主的权力,公元年(天聪四年),二贝勒阿敏获罪,皇太极把他幽禁,镶蓝旗主让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担任,因为济尔哈朗很听话。已经掌握了三旗兵力的皇太极依然不放心,因为还有两个贝勒和自己一起坐着。
没过多久,皇太极的机会就来了,天聪五年(年),莽古尔泰跟从大军围攻大凌河,在大凌河之战中,莽古尔泰负责的地方遭到明军的反击,损失比较严重。莽古尔泰去找皇太极说:“自己部队受到重创,要皇太极给他补充一下!”皇太极则说:“听说有人告你不听从号令贻误战机。”莽古尔泰生气的说:“没有这回事。”皇太极说:“如果他们诬告你,我会治他们的罪,但是如果他们说的是真的,你和你的部队没有罪吗?”皇太极说完就要上马离开。
莽古尔泰说:“大汗为什么单单与我过不去呢?我本来就非常的顺从,难道还想要除掉我吗?”
说罢莽古尔泰用手拿起自己的佩刀,数次用眼睛怒视皇太极。这时候莽古尔泰就有点不理智了,皇太极毕竟是大汗,这样做属于以下犯上。莽古尔泰的同母弟弟德格类一看情况不对,立马上去拦着他,并用拳头打他。德格类这样做,也是为了莽古尔泰好。
但是莽古尔泰更加气愤,气的拔刀出鞘,皇太极当然更生气,骂莽古尔泰杀了母亲,禽兽不如。最后皇太极召来贝勒会议,废了莽古尔泰的大贝勒爵位,降为多罗贝勒,削五牛录,罚银万两。莽古尔泰很郁闷,心想当初支持皇太极继位,没想到皇太极这样对自己,一年多后,抑郁而终。皇太极还亲自到他的葬礼上,哭的很伤心。
莽古尔泰被废了大贝勒后,三大贝勒就剩下了代善一人,善于察言观色的代善当然不敢再和皇太极坐一起。于是皇太极终于面南独坐,以体现大汗的至高无上,然而这并没有结束。
虽然皇太极一人面南独坐了,可是八旗旗主依然权力很大,皇太极有三旗兵力,但是依然不能自己说了算。莽古尔泰虽然死了,但是他的正蓝旗旗主被同父同母的弟弟德格类继承,正蓝旗仍然不归皇太极统领。最让皇太极气愤的是,莽古尔泰去世一周年时,正蓝旗的将士为莽古尔泰进行了一次规模很大的扫墓仪式,并且将士们还去慰问了莽古尔泰的福晋。
皇太极肯定不肯善罢甘休,他认为正蓝旗的将士们分明不把他放眼里,还认为这些可能是德格类对自己表示的不满。皇太极指责正蓝旗的将士们在福晋面前醉酒,属于失礼,让八旗兵都唾弃正蓝旗的将士和旗主。随后,皇太极开始找德格类的麻烦,先是指责他没有按照自己指定的地点与大军汇合,违反了军令。然后又因为旗主权力方面的问题,受到皇太极的斥责。莽古济看到她的弟兄们都被皇太极收拾了,自然明白了下一个可能是他了,所以莽古济也是小心翼翼的活着。
可是再小心依然能让皇太极抓住小辫子,当时后金打败了察哈尔,俘虏了林丹汗的家眷,皇太极为了犒劳大家,让兄弟子侄们都去挑选女人。当时皇太极的儿子豪格也去了,豪格一眼就相中了林丹汗的侧福晋伯奇,皇太极同意了儿子的请求。但是哈达公主不干了,她知道男人妻妾多了,容易争风吃醋,她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过这样的生活。哈达公主质问皇太极为什么要这样做,皇太极来了个转移话题,没有回答哈达公主的话。
豪格得了美女,看着生气的丈母娘兼姑姑的哈达公主,高兴的离去了。生气的三公主正要离去,代善追了上去,请哈达公主家里吃饭。本来代善就是哈达公主的哥哥,并且两人还是亲家,吃饭很正常。也许代善比较同情哈达公主吧!皇太极可不高兴了,把这件事小题大做,他把代善训斥了一顿,又把代善的儿子岳讬和自己的儿子豪格都骂了一顿,还罚了钱。并且皇太极以哈达公主不同意豪格纳妾为由,说三公主“恶虐谗佞”,因此把三公主软禁了起来。
三公主从此失去了自由,当然清洗才刚刚开始,德格类在被罚了钱的第八天就暴病而亡,三公主虽然被软禁,还是知道了弟弟的死讯。三公主突然觉得下一个就是自己,果然没过多久,三公主的家奴冷僧机告发了自己的主子,说:莽古尔泰、德格类在生前与莽古济等人结党谋逆。皇太极一看机会来了,立马让人到莽古尔泰家里搜寻,结果还真找到了十几块刻有“金国皇帝之印”的木牌。三公主的丈夫杜棱一看情况不妙,竟然“自首”,就这样三公主百口莫辩。
公元年,莽古济被处死,据说还是被凌迟,一同被处死的还有莽古尔泰的三个儿子、莽古尔泰与莽古济的同母异父兄长昂阿拉、衮代所生的十六子费扬古以及正蓝旗的将士一千余人。这是后金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屠杀,皇太极把正蓝旗和自己的正黄旗混编,形成了新的正黄旗和镶黄旗。皇太极又分出了八个牛录给豪格,把豪格统领的原来镶黄旗改色成了新的正蓝旗,而这时候的正蓝旗已经不是莽古尔泰的那个嫡系部队了。
其实后人对于莽古济和兄弟们勾结谋杀皇太极,是不相信的。因为当时岳讬就提出了质疑,表示他们兄妹几个不是这样的小人。同时冷僧机的举报也有问题,他为什么不在莽古尔泰和德格类在世的时候举报,而非的等到两人死后举报,难道就是想死无对证吗?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只是这次清洗,皇太极获利最大,他终于做到了君临天下,把正蓝旗拿到了手中,从此八旗部队,他能掌握四旗。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死后,豪格根本不是多尔衮的对手,弄得多尔衮差点就当了皇帝,顺治只能是儿皇帝,如果不是多尔衮英年早逝,可能康熙也是个傀儡。莽古济的结局很悲剧,但是她的女儿更悲剧,三公主死后,小女婿豪格一看自己如果和三公主牵扯不清就会失去自己的政治生涯,于是为了讨好父亲皇太极,直接杀了自己的妻子。豪格杀妻后,岳讬进退两难,岳讬是很喜欢自己的妻子,但是如果不杀妻,就是与皇太极作对。
最后岳讬把这个难题给了皇太极,问皇太极我该怎么做。皇太极不愿意背负乱杀人的骂名,当然不允许岳讬杀妻,这正是岳讬希望看到的。岳讬活着的时候,一直和妻子相濡以沫,可是岳讬保住了妻子,却的罪了皇太极,后来岳讬也是郁郁而终。三公主的长女也是个倔犟的人,她为心爱的丈夫岳讬殉葬了,从此衮代的后人算是被皇太极清算干净了。而小人冷僧机当然在皇太极当政的时候风光无限,后来多尔衮掌握了大权后,他又转投多尔衮麾下,顺治亲政后,冷僧机还想投机取巧,结果被当成多尔衮的党余被处死了,总算应了那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小结:莽古济作为努尔哈赤的女儿,她真的做到了以家族利益为第一位,努力帮助父亲和弟弟成就霸业。可是怎奈皇家最是无情,皇太极为了真正成为实实在在的皇帝,不得不对八旗旗主贝勒进行清洗。而三公主莽古济就是因为这场政治斗争而失去了生命,要说她想要和兄弟们除掉皇太极,可能性比较低。那个家奴冷僧机很可能是皇太极收买的,就是等莽古尔泰和德格类去世后,来个死无对证。无独有偶,当初皇太极上位时,就逼死了三个女人,分别是阿巴亥和父亲的两个妃子,皇太极即使再雄才大略,但是也不免留下一个杀女人的坏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