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动放弃继位机会,先后拥立两任皇帝,皇家

古代皇帝宝座至高无上,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人生梦想,也诱惑着许多人为之费尽心机、争得头破血流。

然而,清朝有一个威望崇高、实力雄厚的皇室成员,却对众人艳羡的皇位避之不及,主动退让,两度出面化解皇位斗争,先后拥立两任皇帝。从而两次化解了满族贵族内斗的灾难。

这算是中国历史发展轨迹上的又一个诡异之处,也是“黑天鹅事件”之一。

这个特殊的清朝皇室成员是谁?这其中有着怎样的离奇、曲折的故事?听我来说。

当然,史实与清宫戏里说的大不一样。

他是谁?

爱新觉罗·代善,是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儿子,自少年时就跟随努尔哈赤征战,骁勇善战。

代善的哥哥爱新觉罗·褚英,凭借嫡长子身份和赫赫战功,被努尔哈赤作为继承人培养。

但是褚英生性残暴、心胸狭隘。几个弟弟和一些大臣忍无可忍,联名向努尔哈赤告状,于是褚英被剥夺权位。

褚英对此深怀怨愤,私下焚香诅咒,此举被告发、赐死,年仅6岁。

褚英死后,代善递补了褚英的位置,并且成为正红旗、镶红旗的旗主。

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号(史称后金),自封大汗。

他封了四大贝勒(满族宗室贵族封爵名),共同参议国政,按月轮值处理政务。

代善按年龄被封为大贝勒,本应做一个道德表率。但由于他给两个前妻之子的待遇问题,惹得努尔哈赤发怒、严责,废除了代善的储君地位。

于是,代善亲手杀掉继妻以谢罪,并且与诸弟盟誓昭告天地:兄弟同胞之间不能自相残杀。努尔哈赤则宽容了代善,让他继续参与国政。

此后,代善继续努力建立军功,并且严格要求自己和诸弟的德行。

主动退让,拥立弟弟皇太极继位

年八月,努尔哈赤病逝。

当时有资格和实力竞争皇位的,主要是四大贝勒:4岁的代善、40岁的爱新觉罗·阿敏、9岁的爱新觉罗·莽古尔泰、4岁的爱新觉罗·皇太极。

阿敏是名将、镶蓝旗旗主,但他是努尔哈赤的侄子,继承汗位的名分不够正统。

莽古尔泰是是正蓝旗旗主,皇太极是正白旗旗主,俩人都是代善同父异母的弟弟。

但是莽古尔泰曾经为取悦于努尔哈赤,残忍地把母亲杀了。此举导致他的人品口碑不佳,支持他继承汗位的呼声很小。

总体而言,无论是年龄、资历、个人军功、威望,还是集团实力,代善继承汗位的实力占着上风。

仅拿当时满族的军事化组织“八旗”来说,代善是正红旗、镶红旗的旗主,占有明显优势。

但诡异的是,历史轨迹在这里突然转了个大弯。

出人意料的是,代善联合几个儿子,积极表态,鼎力支持皇太极继承汗位,理由是“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

于是,皇太极最终即汗位。

代善为何主动给皇太极让路?自古至今没有具体、权威的说法。

但是分析一下,主要原因应该在于以下几点:

其一,四大贝勒共同参议国政,各有自己的军事、政治集团势力,都有觊觎汗位之心。任何人继位,都会留下内部纷争遗患。

其二,代善因为德行问题已被废除储君地位,如果继承汗位,就会给人留下话柄。

其三,除了代善,皇太极继承汗位的呼声最高。皇太极智勇双全,战功卓越,而且善于团结人心,有一帮贝勒、宗室、大臣是他的铁党。

其四,当时“大金”国偏居东北一隅,受到大明王朝、朝鲜国的联合围攻,因而汗位的压力巨大、责任重大,治国不当就容易被逼退位甚至身死、亡国。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复杂情势下,代善选择了“让贤”,顺水推舟,拥戴皇太极。

可以说,代善此举是非常明智的,也是抛却私人欲望,为“大金”国平稳发展,做出的历史性抉择。

皇太极即位后,代善继续顾全大局,极力维护皇太极的统治和权威。

当然皇太极也未负众望,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加强军事,统一漠南蒙古,征服朝鲜,建国号“大清”,为满族迅速扩张、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君王。

皇太极执政初期,沿袭之前四大贝勒共同参议国政的制度。

但是几年后,开始加强中央集权,逐渐削弱其他三人的职权。尤其是几次斥责代善轻视君上,越分妄行,迫使代善克制退让,自居臣僚,逐渐淡出朝政。

当然,皇太极也未赶尽杀绝,而是封代善为和硕礼亲王,世袭罔替。这也就是俗话说的“铁帽子王”。

拥立6岁的侄子爱新觉罗·福临继位

皇太极在位17年,52岁时猝死。

由于他生前未立下遗旨,于是引发了争夺皇位继承人的激烈斗争。

这次,资格和实力最强的皇位继承人选主要有两位:

一是皇太极的长子、4岁的豪格。

他军功卓著,是正蓝旗旗主,受封为和硕肃亲王,还掌管户部,地位显赫,拥戴者众多,尤其是曾由皇太极亲掌的正黄、镶黄旗的宗室将领。

二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1岁的多尔衮,也即豪格的叔叔。

多尔衮征战沙场多年,军功显赫,是正白旗旗主,受封和硕睿亲王,掌管六部之首的吏部,威望很高,实力强劲。

从而,叔侄争夺皇位继承人的斗争进入公开化,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这时,年长位尊的宗室元老的意见就很重要。特别是礼亲王、正红和镶红旗旗主代善,以及镶蓝旗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

于是,这两位元老出面、主持下,进行多方谈判。

最终,商定了一个折中的方案:立皇太极第九子、6岁的福临即位,年号顺治,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

从而,满族贵族又一次避免了内部权斗灾难。

由于代善年逾六旬,此后就赋闲家居,不问朝政,五年后病逝。

代善生前为清朝大局发展着想的义举,赢得了后辈们的尊崇。

顺治帝赏赐一万两银子的赙仪,为代善立碑纪功。康熙时期追赐谥号为"烈"。乾隆时期,入祀盛京贤王祠,配享太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