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比如乔布斯;有些人,生来就是为了上阵杀敌,比如乾隆年间的海兰察。在《延禧攻略》中,海兰察能征善战,历史上真实的海兰察也确实很会打仗,是乾隆手下一员猛将。
海兰察是满洲镶黄旗人,与多数满人入仕途径一样,他也是从侍卫做起,凭借军功,一步步成为乾隆朝名将。
入缅又入川,建功立业
乾隆三十二年,海兰察随清军与缅军作战。清军刚出虎踞门,海兰察就率领少数轻骑兵长驱直入。遇到缅军后,他作战勇敢,斩敌数百人,又设下埋伏,消灭四百缅军。缅军企图偷袭清军大营,海兰察增援时打退敌军。这次清军虽未大获全胜,但海兰察已经开始在战场上崭露头角。
乾隆三十七年,清军在第二次“金川之役”中损兵折将。乾隆大怒,赐死原总督阿尔泰,重新调兵遣将,派温福、阿桂、海兰察等人前往作战。海兰察由滇入川,初战告捷,乾隆特地下旨予以褒奖,提升其为正红旗蒙古都统。
接着,海兰察继续攻城掠地,随主帅温福猛攻小金川。小金川首领僧格桑逃往大金川,海兰察因功被封为参赞大臣。
乾隆三十八年,海兰察带兵攻打大金川,攻克敌军许多碉堡,在一次伏击中,杀敌数百人。当时,大金川的第五座碉堡特别坚固,清军久攻不下,海兰察将新式大炮猛攻,终于将其拿下。乾隆因官兵作战勇敢,海兰察尤其奋勇,将其职位提升三级。
随后,大金川整军备战,全力防守,“增碉设险,严密十倍于小金川”,清军分六路出击,但效果不佳。同时,主帅温福为人刚愎自用,“不广咨方略”,而且又学当年张广泗的“以碉逼碉”战法,建了数百座碉堡,让许多士兵住进碉堡,结果能活动的战斗力反而不足。
乾隆三十八年夏天时,温福屯兵于美诺,每天饮酒作乐,不亲自督战,将士们为之心寒。大金川见温福并无出兵攻打之意,就主动出兵切断清军粮道,并猛烈攻打美诺,温福战死,海兰察被迫退守,清军大败。军营的钱粮与武器,全部落入大金川之手。
事后,乾隆谴责海兰察驻守美诺,不仅没能抵御敌人,反而粮草大营也被人抢走,下旨革去海兰察的参赞大臣职务,降为领队大臣,准许其带罪立功。没过多久,海兰察与其他将领配合,重新夺回美诺,乾隆又撤销之前对其一切处分。
乾隆三十九年正月,新主帅阿桂将清军分为三队。海兰察带领第一队,从明郭宗进军贡噶山,又绕道八十多里攻占了敌军高点登古山。登古山的对面是罗博瓦山,乃敌军奇险之处。
海兰察带着清军浴血奋战,在另外两队友军的支援下,顺利拿下罗博瓦。乾隆收到捷报后,授海兰察为内大臣。
由于金川是清朝的“老问题”,乾隆决心彻底解决,于是多次增加兵员以及武器装备。前线将领一座一座地争夺碉堡,以跬步的速度向前推进。海兰察在战斗中多次负伤,但仍坚持作战。
乾隆四十一年,敌军首领投降,清军平定金川,海兰察被封为一等超勇侯,赏戴双眼花翎,其画像也位列紫光阁功臣之中。
活着就是为乾隆打仗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回乱,海兰察奉命出征。这次战争仅仅持续三个月,清军轻松克敌。
三年后,甘肃回民再次聚众反清,乾隆命海兰察飞速前往,同福康安一起平定叛乱。同样只用时三个月,海兰察抓住敌军首领,顺利完成任务。为了表彰海兰察的战功,乾隆将其儿子提拔为二等侍卫,还允许海兰察在紫禁城骑马。
乾隆五十二年,台湾林爽文叛乱呈扩大的趋势,清军主帅常青撑不住局面。乾隆任命海兰察为参赞大臣,同福康安一起赴台作战。很快,首领林爽文、庄大田被清军活捉,战乱平息。
在抗击廓尔喀的战争中,海兰察再立战功,为乾隆的“十全武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因此,他被乾隆封为一等超勇公,由此走到了人生的巅峰。第二年(),海兰察病逝家中,谥号“武壮”,入昭忠祠。
乾隆好大喜功,所谓十全武功,约等于穷兵黩武。整个乾隆朝,大多时间都处于刀光剑影之中。一将功成万骨枯,乾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才造就了海兰察等名将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