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一生当中有诸多爱好,不仅喜欢收集名家字画,还特别爱往名作上面盖自己的各种印章,乐此不疲,所以世人对其有个“盖戳达人”的称号。乾隆还对自己的文学造诣特别引以为豪,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当中一共写了多首诗作,堪称清朝帝王作诗数量之最。
“风流天子”的痴情之深
当然,乾隆皇帝的痴情与多情也是我们所非常熟悉的,就在他4万多首诗中,只为三位女子作过挽诗,而慧贤皇贵妃就是其中一位(剩余两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说到这位慧贤皇贵妃,想必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她就是近年来清宫剧中的“灵魂”人物——高贵妃。她在影视形象当中的嚣张跋扈、颐指气使的样子早已深入人心,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她究竟是不是这样呢?乾隆对她的爱又有几分呢?
包衣出身的官女子
首先来谈谈高贵妃的出身。她出自内务府包衣世家,从身份上与正儿八经的八旗所不同。按照规定,正规的八旗秀女尤其是上三旗凡“年满十三、未满十七”者都应参加宫廷选秀。上三旗中的秀女选秀成功后即使不能成为皇帝的妃嫔,也会成为皇子亲王的福晋。但下五旗和包衣出身的女子则没有这个待遇,她们只能以“承值侍应之人”入宫或者入亲王皇子府邸当差。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
根据《清高宗实录》与《清史稿.后妃列传》的记载,高贵妃是“大学士高斌”之女,但在雍正朝他还没有做到一品大员的位子,而且全家还是内务府包衣的出身,所以高氏自然作为包衣家女子与其他女子一样只能成为使女,由于史料中未对高氏的出生年份以及入侍时间做详细记载,我们只知道她在雍正初期就已进入弘历藩邸。
当时的乾隆还是个什么爵位都没有的皇子,因高氏略有才情,二人甚是情投意合。所以虽然高氏是使女的卑微地位,但仍然得到了弘历的宠爱,二人经常吟诗作对,好不惬意。然而年(雍正十二年)三月的一天,雍正的一封诏令彻底改变了高氏的地位。
世宗皇帝不走寻常路的真实原因
宝亲王使女、高斌之女著封为王侧福金。
我们都知道,雍正皇帝是清朝难得的勤勉之君,在性格方面也是果决干练从不拖泥带水,而且他还有一个优点:突破传统思维。这份诏令的内容恰恰体现了以上观点,“宝亲王使女、高斌之女著封为王侧福金(金同晋)”,二话不说直接将本为宝亲王弘历的使女高氏超拔为侧福晋。虽然雍正的诏令当中没有提到超拔的理由,但仔细一想便会发现,无外乎两方面的原因:
高斌,字右文,高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初隶内务府。雍正元年,授内务府主事。十一年,署江南河道总督。
第一,父亲高斌之功。高斌虽然出自内务府包衣世家,从内务府底层做起。但要知道内务府一向都是清朝数一数二的肥差,其最高长官内务府总管虽然只是正二品官员,但却是离皇帝最近的人,宫内一切吃穿用度都是内务府说了算,如此大的权力就连各宫主子们以及督抚大员都得借机巴结。
年雍正刚继位之时,高斌便已是内务府主事,深得雍正信任。3年后开始外放担任地方大员,到年(雍正十一年)之时,高斌出任江南河道总督,已然是地方的二品大员。雍正是多疑,但对于忠心的功臣,雍正从来都不吝啬,所以高氏沾父亲的光得以获得清朝建立以来从未有过的殊荣,是很有可能的。
第二,夫君弘历之功。作为雍正的皇四子,虽然弘历生母并不受宠,但由于康熙当年的青睐有加以及弘历自身的天资过人,所以虽然在年(雍正十一年)弘历才被封为和硕宝亲王,但早在10年前(,雍正元年),弘历就已经被雍正内定为接班人。
不得不说雍正考虑事情还是非常全面的,他不仅早早地将爱子立为储君,而且还在朝中及早为爱子培植势力。而高斌就是这样进入到雍正的重点培养名单之中,所以出于为爱子的未来铺平道路建立核心部队的考虑,雍正才决定直接将使女之身的高氏擢升为宝亲王侧福晋。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此处会说,那高氏自己呢?她自己有什么亮点吗?其实在我看来,此次的擢升并非弘历所能主导,所以弘历的宠爱在此一点用处都没有。再者,高氏自嫁入藩邸,一直未曾有过身孕,所谓的“母以子贵”也不成立,所以雍正此举更多的是出于高氏其父和其夫层面的考虑。
凭借自身上位的最好案例
虽说关于擢升宝亲王侧福晋一事,高氏并没有起到关键性作用。但紧接着一年之后,58岁的雍正驾崩于圆明园,夫君弘历顺利登基继位。乾隆继位的第二天,便特下诏令封侧福晋高氏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富察氏,而原来同为藩邸侧福晋的辉发那拉氏仅被封为娴妃,所以足以见得高氏受乾隆宠爱之深。
尔庶妃高氏、笃生名族。克备令仪。持敬慎以褆躬。秉柔嘉而成性。
此次的晋封高位,确系高氏自身之功。首先她的性格并非如清宫剧中所演的那般盛气凌人、欺压弱小,这点从高氏的贵妃册文上可以得到权威性验证。“克备令仪。持敬慎以褆躬。”,恰恰体现了一个出身于有教养家庭之中的女子的秉性纯良、贤淑内敛,试想这样的性格又有哪位皇帝会不喜欢。
从前皇考时册封敦肃皇贵妃为贵妃,公主、王妃、命妇等俱曾行礼。乾隆二年册封慧贤皇贵妃为贵妃,亦照例行礼。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乾隆初年对于高氏的恩宠已经到了相当高的境界。首先,乾隆继位之初便将爱妃的母族从内务府包衣抬入满洲镶黄旗(上三旗首旗,皇帝亲管),高氏一族也被赐满姓高佳氏;其次,高贵妃的册封典礼十分隆重,乾隆专门下旨命所有三品以上的命妇以及公主与各王福晋等对高佳氏行跪拜之礼,但这种恩宠并非册封贵妃礼仪当中的常例,只有首封即为贵妃者才可享有,为此乾隆还以先帝之敦肃皇贵妃为先例加以解释。
正所谓“无后为大”,后宫之中更是如此,要看一个妃嫔是否受宠,绝大多数都取决于她是否为皇帝诞育子嗣。康熙朝宜妃、乾隆朝孝仪皇后等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无子无女的高氏能成为盛宠之下的幸运儿,也算是极为罕见了。只可惜,天妒红颜,年(乾隆十年)正月初,高佳氏“旧疾复发”,乾隆为此忧心忡忡,本想着等爱妃诞育子女之后再封其为皇贵妃之位,现在看来已然希望不大了。
天妒红颜,乾隆赐予顶级谥号
薨,谥曰慧贤皇贵妃。葬胜水峪。
于是,在正月二十三这一天,乾隆打破原有计划提前封高佳氏为皇贵妃,要知道当时皇后尚在世,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再设立皇贵妃的,所以由此可以得知高佳氏在乾隆心目当中是极其重要的。正月二十五高佳氏去世,赐予连富察皇后都羡慕不已的谥号“慧贤”。乾隆痛心不已,为其不仅辍朝五日,而且举行了盛大的丧仪,此后数年之内乾隆为高氏作挽诗长达16首之多。高氏最终于年(乾隆十七年)葬入裕陵地宫,以此在乾隆百年后可以继续长伴君侧。
史海君说:
纵观高氏的一生,虽未能诞下儿女,但从藩邸开始到进位后宫,不论是身为皇子的弘历还是九五之尊的乾隆,都始终如一地将高氏视为自己的心头肉一般。虽然在整体上,孝贤皇后在乾隆心中之地位无法撼动,但高氏绝对可以当得起“宠妃”二字。与大部分受宠之人所不同的是,高氏虽得盛宠但不娇,这也是为什么乾隆会越发宠爱她的原因,正如其谥号“慧贤”一般,智慧与贤能并立,方能得君心盛宠不衰。
参考资料:
《清世宗实录》
《清高宗实录》
赵尔巽《清史稿.世宗本纪》、《清史稿.高宗本纪》、《清史稿.卷二百一十四.列传一》、《清史稿.卷三百一十.列传九十七》
版权注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晓生”原创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