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鳌拜,大部分人对他都十分熟悉,可能是从历史课程或历史文献中学到的,也可能是在清代的宫廷剧中了解到的。对于这个时常对康熙皇帝蛮横无理、大呼小叫的人物,大家应该都会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鳌拜的真实形象吧。
影视剧中的鳌拜在大部分影视作品中,鳌拜的形象大多离不开居功自傲、以下犯上。真实历史中的鳌拜,他是将门之子,他的父亲和叔叔都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武将职位,深受皇帝的器重。而鳌拜本人呢?他自幼习武,精通武艺,而且他高大魁梧的身材总是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正是因为武艺过人,所以,在他成年不久之后,就跟随皇太极四处征战。尤其是在与明朝军队对战的时候,表现十分优异,立下汗马功劳。由此,他的能力得到皇太极以及军中其他战士的认可。他也因此得到很多封赏和荣誉。
皇太极在顺治皇帝在位时,鳌拜深受顺治皇帝的信任和重用。所以在他去世后,鳌拜也顺理成章被顺治皇帝任命为顾命大臣,成为辅佐康熙皇帝的辅政大臣,可以说,此时的鳌拜即将达到权利的最高峰。因为,相对于其他三位顾命大臣,鳌拜的气势和权威明显要更胜一筹。
鳌拜具体说来,作为顾命大臣,索尼的年纪已经到达了一定岁数,病痛一直折磨着他。他连自己都身体或性命都难以继续维持,更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会鳌拜。苏克萨哈也是顾命大臣之一,但是他人缘不好,得不到其他三位顾命大臣的认可和喜爱。最后就是遏必隆,可以说,他与鳌拜本就是一丘之貉。
康熙皇帝如此看来,在四位顾命大臣中,鳌拜的人缘和气势都要高于其他三位顾命大臣,再加之,鳌拜本身就居功自傲,自认为他是大清战功卓著的大功臣,就更是嚣张跋扈。随着他的野心和欲望慢慢膨胀,他越来越不把康熙皇帝放在眼中,常常把持朝政和任用皇帝的权力。
在他的专权之路上,他不断的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甚至还做过一件令康熙皇帝无比愤恨的一件事,那就是鳌拜将康熙皇帝随侍左右的亲信杀害,而目的却只是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威严。此外,鳌拜还一次又一次挑战康熙皇帝的权威,公然反驳康熙的旨意,任由自己的性子杀害无辜的臣子。
影视剧中的康熙皇帝作为辅政大臣的鳌拜,明明知道等皇帝成年后,要归政于康熙。那么鳌拜为何不在自己执掌朝政大权的时候谋权篡位呢?也就是说,他没有在康熙皇帝年幼之时,尚无处理政务能力的时候造反,那他到底在等什么呢?鳌拜明明内有党派支持,外有重兵在手。所以说,鳌拜这一做法也让人费解。
实际上,并不是鳌拜不想这么做,而是难度和风险都很大。难度在于鳌拜所属的镶黄旗是由皇帝亲自统领,而军队的实际权力也是朝廷授予。所以说,如果鳌拜想谋朝篡位,那么很难让所有士兵都听从于他。同样,风险与难度呈正相关。即使鳌拜实现对部分军队的直接掌控权,那么一旦他图谋造反,其他七旗肯定会联合起来对付他。
鳌拜的称号“满洲第一勇士”除此之外,鳌拜不敢轻举妄动的另一原因是,康熙皇帝背后的孝庄太后。孝庄太后处理政务的能力十分突出,在朝堂大臣心中的地位和威望都很高。所以,只要有孝庄太后在,鳌拜就会受到一定的威慑和压制。
孝庄太后从鳌拜对康熙皇帝的态度及所作所为来看,的确可以看出鳌拜野心勃勃,目中无人。但是,要是提到真正的造反,估计鳌拜自己也心知肚明,知道自己虽然位高权重,但要成功谋朝篡位是不大可能的。虽说,他已然没有造反之心了,但是他的飞扬跋扈的确让他受到了牢狱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