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是清代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夺储斗争,最终以皇四子胤禛的胜出而告终。胤禛登基后,年号雍正,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和帝位,雍正帝对参与夺嫡的皇子兄弟们进行了严厉的打击,或赐死或圈禁,就连那些保持中立的皇子也受到了波及。
康熙帝的皇十二子允祹在夺嫡斗争中一直保持着中立态度,是他完全没有争斗的资本吗?其实不然,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康熙帝这位最长寿的儿子。
爱新觉罗·允祹原名胤祹,人称十二爷,他常年伴随在康熙帝身边,深得圣心。很多时候康熙都让这个皇十二子代自己前往太庙主持祭祖大典,可见皇帝对他的喜爱。在康熙帝执政的最后一年,也是九子夺嫡最关键的时刻,允祹被任命为镶黄旗满洲都统,也就是镶黄旗的最高长官。
要知道在满洲八旗中,镶黄旗是上三旗中的首旗,由皇帝亲统,天子身边很多的贴身侍卫都出自镶黄旗,叶赫那拉氏,乌拉那拉氏,钮祜禄氏都是镶黄旗中赫赫有名的姓氏,朝廷中的很多高官元老都出自镶黄旗。这样的条件就算做不了自称一脉,也完全可以加入夺嫡中的任何一派成为左右局势的高层。
允祹之所以没有卷入这场权利斗争的漩涡中,跟从小养育他的苏麻喇姑有很大的关系。孝庄太后去世后,从小侍奉她的苏麻喇姑陷入了无尽的孤单和悲伤当中,开始深居简出,一心修习佛法。康熙帝为了缓解她的情绪,将刚出生的皇十二子允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允祹在她的教诲下知书达理,诵经向佛,对于权力没有太大的欲望,对帝位更是没有半点觊觎之心。
苏麻喇姑去世后,允祹以皇子身份守在她的灵位前,每日与经书佛法相伴,在他的心里早已把苏麻喇姑当成自己最亲的人。至亲的离去让他明白世间除了生死再无大事,所以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平常心,一切顺其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暴风骤雨般的皇权斗争中保持了最初的那份平和。
雍正帝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帝位,对“四爷党”外的兄弟开始大力打压,允祹也未幸免。幸好他在夺嫡斗争中保持了中立,雍正帝只是夺去了他多罗履郡王的爵位降为固山贝子,本来就对权利没有什么野心的允祹正好趁此机会宅在府里,过起了自己的逍遥日子。雍正八年,早已坐稳皇位的雍正也许是出于内心稍许的愧疚,恢复了允祹多罗履郡王的身份。将这位被他雪藏多年的兄弟再次拉了出来为朝廷效力。
在其他兄弟因为雍正帝的长期打压圈禁,纷纷凋零辞世的时候,允祹却是老当益壮。到了乾隆年间,他成了唯一硕果仅存的近亲皇叔,乾隆帝对他也是十分地倚重,皇族中的一切事务均由允祹办理。据清史记载,乾隆十五年,皇帝亲自下旨多罗履郡王可乘轿上朝,66岁的允祹也成为了乾隆年间唯一可乘轿上朝议事的郡王。
乾隆帝对皇叔允祹的尊重,在他对定妃的态度上也能看出。定妃是允祹的生母,在其90岁大寿时,乾隆帝率领文武百官亲自前往郡王府贺寿。定妃直到乾隆二十二年才病逝,享年97岁。这样的高寿在清代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假如当年允祹参与了夺嫡的斗争,其母也定会卷入后宫的是非争斗中,最后就算侥幸生存下来也肯定是心力憔悴,哪还会有如此安心幸福的晚年和高寿。
乾隆二十八年,允祹病逝,乾隆帝曾谥号“懿”,命和亲王弘昼,皇五子永琪穿孝服送其。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对于现今的我们,任何事都无需计较一时一刻的得失,高明的人对于外界的风云变化,总能处事不惊顺其自然。哪怕是偶有变故,也总能以平常心对待,对名利的过分追求反而会令你失去最初的那份心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大家喜欢读历史论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