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八大姓氏
滿族八大姓有: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齊佳氏、富察氏、納喇氏、鈕祜祿氏。
冠以漢字姓爲:佟、關、馬、索、齊、富、那、郎。遼東地區是滿族的發祥地,現今仍是滿族人民集居的地方。在遼東諸多的滿族姓氏中,滿族集居地人民通常將佟、關、馬、索、赫、富、那、郎八個滿族姓氏,推崇爲陳滿洲著姓,同時又將其俗稱謂“滿洲八大姓”。然而,現今俗稱謂八大姓的滿族著姓姓氏,是自清代中期以後而冠用和改用的漢字姓。而曆史上,他們是女真人的直系後裔,是早期進入遼東地區的滿族先世。
葉赫那拉氏
滿清八大姓氏之壹。
亦稱葉赫納喇氏或葉赫納蘭氏,是起源較早的姓氏之壹。
原系明末海西女真扈倫四部之壹葉赫部的王族,最早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時期的海西女真,其始祖叫星根達爾漢,原姓土默特。葉赫(滿語意爲:河邊的太陽)在今天的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東南部葉赫河、伊通河流域,是滿族的重要發祥地之壹。早在元末明初這裏就居信著滿族先人的壹個部落——葉赫部。
又有傳說是明朝初年居住在松花江大折彎地區的扈倫部蒙古人星根達爾漢吞並原居住在扈倫地區(今黑龍江省呼蘭河與松花江合流地區)的納喇氏部落後,改姓納喇氏,使用女真語,並逐漸融合于當地女真人風俗之中,成爲了葉赫人。16世紀初,在部落酋長褚格率領下南遷,來到葉赫岸邊,以河爲名稱葉赫部。約年,褚孔格的孫子清佳奴、揚吉努征服了周圍的小部落,在葉赫兩岸的山頭上選擇險要之地築起兩座城堡。每城有木、土、石三道城牆,還有護城河環繞,
內有八角時樓,雄偉壯觀,是我國北方少見的古建築群體。葉赫東城赴保存完整。城內建築台基,遺迹較多,其中點將台、烽火台尤爲明顯。
清朝欽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納喇氏“爲滿洲著姓,其氏族散處于葉赫、烏拉、哈達、輝發及各地方,雖系壹姓,各自爲族”。其各地方包括尼馬察、張、科爾沁、長白山、伊巴丹、伊蘭費爾塔哈、布爾哈圖、伊哈裏、紮庫木。
葉赫那拉氏是明末葉赫國主之族,所屬十五部。時有葉赫城(梨樹縣葉赫鄉)張城、阿氣蘭、烏蘇、吉當阿、雅哈、黑爾蘇、阿敦、喀布齊赉、俄吉岱、紮濟裏城、彜巴丹(今吉林省伊通河流域)等。其族與愛新覺羅是“歡喜冤家”,既是仇國,又是世代姻親。因此,名門望族繁多。其後多冠漢字姓那、葉。
年初,葉赫部被努爾哈赤所滅,葉赫部納喇氏在努爾哈赤征服與招撫下遷居到赫圖阿拉(今遼甯省新賓境內)。以後跟隨努爾哈赤、皇太極征占四方,爲滿族的形成和清朝的建立創造了必備條件。
年(順治元年),納喇氏大部分入關,定居北京並派遣到各地駐防。而葉赫那拉氏壹族在清朝身居要職、地位顯赫的人甚多,包拉明珠、蘇克薩哈以及慈喜太後等,計其人口在滿族中也是較多的壹姓,因此被稱爲八大姓之壹。
瓜爾佳氏
女真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代舊姓夾谷、加古、古裏甲。
對于瓜爾佳的含義,滿族人也不甚了然。可能與滿語“搗亂、懦弱”有關,還可以翻譯爲“圍繞菜園的水溝”。這個氏族與奇塔爾(喜塔臘)、尼馬齊氏族形成壹個特殊的群體——闊雅裏滿洲,他們同時用豬和羊祭祀;還有壹種說法,瓜爾佳是地名。明末,瓜爾佳氏散居在蘇完(吉林省雙陽縣境)葉赫(吉林省梨樹縣境)、讷殷、安褚拉
庫、尼馬察、哈達、瓦爾喀、嘉木湖(遼甯省新賓縣境)、蜚優城(吉林省珲春北)、輝發、長白山等地。
所冠漢字姓多爲關,還有石、鮑、汪、李、高、顧、白、胡、郭、果、蘇、葉、常、喜、侯等。世居蘇完者,多姓蘇;世居葉赫者,姓葉、關;內大臣華善之後,姓石;川陝總督音泰之族,姓胡;車克之後,姓果;居住在黑龍江省呼蘭縣的姓常。
富察氏
又作“傅察”、“富爾察”。
女真最古老的姓氏,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壹——蒲察。
金舊姓"蒲察",以部爲氏。
蒲察乃遼代女真舊部,勢力強大。
金朝時期,爲女真黑號之姓第二姓,與皇室世代姻親。
金元時,曾冠漢字姓李。
該族世居沙濟(遼甯省新賓)、界凡、葉赫、蜚優城、額宜湖(待考)、紮庫塔、長白山、讷殷等地。所冠漢字姓富、傅、禮、石、譚、馬、沙、付、慶、甯、李等。其中,世居沙濟的,姓沙;世居讷殷的,姓傅。
伊爾根覺羅氏
又譯“依爾根覺羅”,“宜爾根覺羅”。是覺羅氏中人口最多的壹個。作爲滿族中較大的壹個家族,伊爾根覺羅氏分布甚廣、支系較多,其中以葉赫伊爾根穆坤和穆溪伊爾根穆坤最爲顯赫。此外,還有世居于烏拉、瓦爾喀、長白山、嘉
穆瑚等地的其他支系。清朝時期,伊爾根覺羅氏擁有世襲佐領之職達40個之多,其數量在所有滿洲家族之中名列第五。
辛亥革命之後,伊爾根覺羅氏主要改漢姓爲趙。
紐沽祿氏
“原系滿語地名,因以爲氏”。氏族居住在長白山、英額等地方。在清壹代,紐祜祿氏氏族成員,“仕官難以枚舉”,清王朝開國元勳額亦都,即是紐祜祿氏的氏族成員。紐祜祿氏宗族,是先期進入蘇子河、渾河流域的建州女真氏族,他們在元末明初之際,由原始居住地黑龍江、松花江中下遊,曆經三次大規模的遷徒而來到佛阿拉地區。
其中,史料記載中的長白山地區僅是他們氏族在南遷中的壹處中間居住地。金代,紐祜祿氏的姓氏爲女奚烈氏,據《金史·國語》記載:“女奚烈日郎”,即女真語漢譯爲郎姓。在清代官修史料《滿洲源流考》中記有:“紐祜祿氏舊作女奚烈氏”。由上述記載中可見,今日郎姓的姓氏,在曆史上沒有像其他女真氏族姓氏那樣,發生過諸多的變化,而是自金代起即漢譯爲郎姓。遠在金代,女奚烈氏在官修史料中即有記載,如“女奚烈斡出,仕至植州刺史,被行省牒徒州人于金勝堡”。
又,“女奚烈守愚,字仲晦,本名胡裏改門,真定府路吾直克猛克人也”。金代,由于女奚烈宗族龐大,朝廷對女奚烈宗族組建的弟子軍以其宗族姓氏予以命名。遼東滿族郎氏,由金、元至今日,只由女奚烈氏在明初演變爲紐祜祿氏,再由紐祜祿氏漢譯冠姓,冠用了郎姓這壹姓氏。
鈕沽祿氏,改爲漢姓以“郎,鈕”最多。
佟佳氏
清初的佟佳氏有兩支:壹支是努爾哈赤之正妻哈哈納紮青的直系親屬如巴都裏等;另壹支是努爾哈赤的近親阿哈出之後。年,阿哈出之孫李滿住率部族居佟佳江壹帶(史稱此爲第三次女真大遷移),因之以地爲氏,稱佟佳氏。這兩支是滿人。
另有壹支佟氏,是佟養真、佟養性家族,他們本是漢人(壹說祖先可能是女真人,但早已漢化),世居遼東,後來投靠了努爾哈赤,編入漢軍八旗,在對明的征戰中立下戰功,其子女又與清宗室子女互爲婚娶,因此聲勢顯赫。佟養真的孫女是康熙帝的生母。康熙二十七年,佟養真的孫子佟國綱奏請佟氏改隸滿洲。”部議只將佟國綱之本支改滿洲鑲黃旗,其余佟氏本系,仍留漢軍正藍旗屬下。然而,實際上佟氏在編審冊內仍舊編入漢軍鑲黃旗,只是在名譽上享受滿洲旗人待遇。
齊佳氏
又作奇氏。
世居葉赫,齊家營等地,以地爲姓,後改漢字姓齊。
齊佳氏是滿族中特別顯貴的家族,人口不多。
著名人物有:二等輕車都尉布色赫巴圖魯、壹等輕車都尉布三台等。
馬佳氏
馬佳,本系地名,因以爲氏。其氏族散處于綏芬、馬佳及各地方,即今黑龍江牡丹江壹帶。世居綏芬(今黑龍江東甯縣境)、甯古塔(今黑龍江甯安縣境)、輝發(今吉林輝南縣境)、哈達(今遼甯省開原縣境)、長白山等地。
該氏族隨軍入關後少部分爲官,大部分經商。
---------------
1、[愛新覺羅]拼音---Aishinjeilo郡望---滿洲名人---愛新覺羅溥儀,愛新覺羅裕庸勝迹---北京故宮,承德夏宮曆史---世居東北壹帶,以地爲氏,是清朝皇室姓氏,後改漢姓爲金、趙、肇、羅、艾等氏。據滿洲語之音與譯義,愛新壹詞爲金,覺羅兩字爲趙,此族應始興于金國。
2、[馬佳]拼音---Majia郡望---滿洲名人---馬佳圖海,馬佳升寅曆史---世居東北壹帶,以地爲氏,是清朝滿族八大姓氏之壹,後改漢姓爲馬氏。
3、[佟佳]拼音---Tongjia郡望---滿洲名人---佟佳扈爾漢,佟佳隆科多曆史---世居東北壹帶,以地爲氏,是清朝滿族八大姓氏之壹,後改漢姓爲佟氏。
4、[富察]拼音---Fucha郡望---滿洲名人---富察額色黑,富察傅恒,富察李榮保曆史---世居東北壹帶,以地爲氏,是清朝滿族八大姓氏之壹,後改漢姓爲富、傅氏。
5、[瓜爾佳]拼音---Guaerjia郡望---滿洲名人---瓜爾佳榮祿,瓜爾佳鳌拜曆史---世居東北壹帶,以地爲氏,是清朝滿族八大姓氏之壹,壹作瓜爾嘉,後改漢姓爲關、白、石、(包)鮑、汪等氏;近人關天培、關向應,即屬其族裔。
6、[那拉]拼音---Nala郡望---滿洲名人---那拉安達立,那拉穆占,那拉蘇克薩哈曆史---世居東北壹帶,以地爲氏,是清朝滿洲八大姓之壹,後改漢姓爲那、南、葉、白氏。
7、[鈕祜祿]拼音---Niuhulu郡望---滿洲名人---鈕祜祿額赤,鈕祜祿和砷曆史---世居東北壹帶,以地爲氏,是清朝滿族八大姓氏之壹,後改漢姓爲郎、鈕氏。
8、[烏雅]拼音---Wuya郡望---滿洲名人---烏雅穆和蔺,烏雅福崧,烏雅長麟曆史---世居東北壹帶,以地爲氏,是清朝滿州八大姓氏之壹。
以上,八大貴姓,除了愛新覺羅氏,是皇族成員以外;其他各姓都是世代與愛新覺羅家族聯姻的後族姓氏。他們家族裏的女子在清朝曆代都是陪王伴駕的後妃宮嫔,男子都是出將入相的驸(郡)馬人選。
除愛新覺羅氏,因爲皇族緣故,其他各貴姓(除馬佳氏)在清朝曆史上都出過地位非凡的後妃。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