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马惠彬
德州因地理位置重要,故历朝历代都为屯兵之地。清朝也不列外,他们为保卫京畿安全,故在德州城驻扎了满洲营(八旗兵)和德州绿营(汉军)。
德州八旗兵简介
何为八旗兵?应先从八旗制度说起。该制度来源于努尔哈赤创建的军民合一的社会组织。清军在没入关前,八旗制度是以军事为目的(即战时为兵、平时生产),兵器装备等均需自备的初级社会组织。入关后,它就变成了以封建地主经济为基础,以提供兵源为目的,为封建帝王服兵役、薪饷等均由朝廷负责的组织了。
《满文老档》中记载:“聪睿恭敬汗将收集众多之国人,尽行清点、均匀排列,每三百丁编一牛录1,牛录设额真一人、牛录额真2下设代子3二人、章京4四人、村拨什库四人。将三百男丁以四章京之分编塔坦,无论做何事,往何地,四塔坦的人按班轮值,其同工、同差、同行走。”故清朝的军队施行“八旗兵”“绿营兵”制,兵源为世袭制。清初,满洲“八旗兵”在山东有两处驻军营地,即青州府和德州。
清顺治二年(),原在德州驻防的八旗兵移防江宁(今南京市),这期间德州没有八旗兵驻防。八年后的清顺治十一年(),清朝廷又从河间府调来满洲、蒙古的正黄、镶黄二旗的马步兵名,携眷属驻扎在城东门里即今日尉署街和石头牌坊一带。
康熙十三年(),在德州驻防的八旗兵,奉命参加了讨伐吴三桂的战斗,胜利后仍回到德州原地驻防。这期间驻德州城的八旗兵,因战争及其他原因造成了严重缺员,至雍正年间仅剩名,缺额名,一直没得到补充。
雍正二年(),驻德州的八旗兵奉命,在驻德州满洲正黄旗的闲散中挑选了35名,在蒙古正黄旗的闲散中挑选了9名,在满洲镶黄旗的闲散中挑选了31名,在蒙古镶黄旗的闲散中挑选了14名,计89名拨令披甲。雍正三年(),又从京师拨满洲正黄旗甲兵22名,满洲镶黄旗甲兵35名,蒙古正黄旗甲兵14名,计71名补足了人的名额。
并额定编制为:城守尉1名、正黄旗和镶黄旗满蒙固山章4名、骁骑校4名、笔帖式2名、马步甲兵名、弓匠铁匠4名。
清乾隆二年(),又增加了50名步甲兵,另建新营于今建新街一带。额定编制为:城守尉1名、防御4人、骁骑校4名、笔帖式2名、马甲兵名、步甲兵50名、战马匹。至清嘉庆十一年()驻防德州的八旗兵加其眷属共计人。
德州的八旗兵原属驻京都统所辖,清雍正九年()青州府设都统后,改隶属青州都统。清光绪三十一年()改编为常备军。
德州八旗兵的兴衰
清初,朝廷为安置满族的诸王、勋臣,解决八旗官兵生计问题,于顺治元年()十二月在京畿地区大量圈占土地,史称圈地令。之后又连续两次颁布圈地令。三次共圈占土地约晌零9亩(一晌约6亩计16万余顷)。清顺治四年(),大规模的圈地停止,但零星的圈地、换地仍时有所闻。清初战事频繁,所圈地亩未能悉心耕种,“致失耕种之业,往往地土旷废。”很多农民田地被占,流离失所,部份地主或农民投充到八旗庄园或流亡他乡,造成大量流民、乞丐的出现。康熙八年()五月宣布停止圈地。康熙二十四年四月下令“嗣后永不许圈”,圈地正式告终。
德州八旗兵进驻德州时,正是“圈地”高峰期。据清乾隆《德州志·军政》记载:四旗官兵原圈地个“汉子地”,每个“汉子地”系35亩,共亩(实际圈地亩数比此还多)。这户八旗兵就以此为生。
“顺治十一年()三月,武德道同户部委员议,将寄庄屯地拨补德州,被圈地除德州圈地被退回外,实拨补亩”。史志记载:所退回的被圈“汉子地”亩数,却比圈地数要多亩,可见当时八旗兵在德州圈地的亩数是何等的惊人。
康熙八年()停止圈地后,驻德州的八旗兵就改成了俸禄制。至道光八年德州八旗兵效仿青州府的旗营余兵制,选精壮者名编制训练,每人月饷银一两。拨八旗兵马价银两,藩库银1.4万两,总共两万两为余兵月饷基金。这样,在德州驻防的八旗兵及眷属的生活就有了保障。
德州八旗兵的后裔,有崇尚武功的传统习惯,故在武科考试中成绩较为优异,据《德县志·贡举表》记载,自清嘉庆元年()至宣统三年()年期间,德州八旗兵的后裔共考取武举40名,占德州全境清代考取武举总数的32.52%。其中,昌伊苏殿试中一甲第一名,为武状元,官至镇守台湾的总兵。在这些武举中,他们有提督、守备、把总、防御、蓝领侍卫等职务。光绪十六年,山东督粮道善联(满族)与德州旗营富户共同捐资,在旗营驻地建“正谊书院”(今石卢小学)一座,为德州八旗兵的营童、生肄业之所。晚晴时期,德州八旗兵的后裔先后考取文举三人。这些人为德州八旗兵增添了光彩。
按照清朝廷的规定八旗兵的待遇为:批甲、马甲、步甲、养育兵四个等级发放,即:批甲每月领银三两四分,米十五石,够养活十几口人。马甲每月领银二两,米十石,够养活八口人。步甲每月领银一两六分,米七石,够养活五口人。养育兵每月领银八分,米四石,够养活三口人。当官的俸禄另由吏部发放。这个待遇标准从顺治朝到光绪朝,年间没有改变过。
顺治朝时,旗人还是比较富裕的,可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价格的增长,该军饷水平就慢慢打了折扣。时至鸦片战争后期,因朝廷国库紧张德州八旗兵的军饷开始拖欠,普通的旗人家庭越来越穷逐步走向了贫困。而德州满洲营的官佐家庭以及在外地做官的后裔们,开始营建私宅、购买田地,有的成了德州城的富豪,比如小营状元府的王家,仅在城东(今刁李小区一带)就置办田产百顷之多,一时成为德州城满洲营里,最大的官僚地主。在德州八旗兵中,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差距。
清朝后期,朝廷已没有养活“八旗兵”的能力了,故朝廷从光绪26年()开始,逐渐采取了各种裁减八旗兵月饷的办法,这就更加剧了德州八旗兵的贫富差距。有些旗人不得不走出满洲营的小圈子,到社会上去自谋生路了。
辛亥革命将清封建政府推翻后,德州八旗兵的所有特权均被撤消了,官员没有了俸禄,八旗兵没了饷银,眷属甲粮被停发了,旗人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可社会却给了他们自由择业和自谋生路的机会,进而,在德州八旗兵的后裔中,涌现出了数名大夫、教师、厨师、工匠等知名人士。故在德州城解放前后,部分德州八旗兵的后裔到外地去谋生了,也有不少外地的满族人来德州城工作了。故在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德州城有满族人、蒙族31人,合计人。
德州八旗兵的后裔来德州城已多年了,经历史的变迁,时至今日,他们已不熟悉满文了,姓氏也完全汉化了,在语言、宗教、生活习俗等方面,基本上与汉族不存在隔阂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老德州人,还称他们为“老满洲”或“旗人”。可今天诸多的青年人已经不知道满洲营在什么地方了,更不知什么是旗人了。
故笔者草草几言,简单介绍一下德州八旗兵的简况,以回忆老德州的这段历史。
注:
1、牛录:满语,汉译“佐”或“佐领”。牛录是八旗的基础,佐领是牛录的父母官,平时管理民间事物。战时为全牛录的指挥官。
2、牛录额真:官名,汉译“佐领”。早期满族出兵或狩猎时,每十人选一人为首领,称“牛录额真”。清天聪八年()改名“牛录章京”,掌管所属的户口、兵籍、诉讼等。
3、代子:满语,佐领的副手,汉译“骁骑校”。
4、章京:汉语“将军”的译音。清朝指有职守的文武官员,汉译名为参领。
5、本文资料来源九七《德州市志》、《德州文史》第九集及相关的文章资料,在此对作者表示感谢。
(作于年3月16日)
声明
《古城德州》系列,我委托“玉河微澜”老师在“齐鲁壹点”“今日头条”发表了十余篇文章,今后还将继续发表,但愿能给大家带来些帮助。谢谢诸多朋友赏脸,观看我的此类劣文。如认为其无用可不看,我认为它起码它不影响环境。故我再次谢谢老师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