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灭亡后,各地手握大权的总督下场如何一

说到清政府,大家不免会有一番抱怨,要不是晚清政府的无能,老百姓也不会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晚清政府的无能不仅体现在对百姓的生活不管不顾方面,还体现在对国家实权的掌控上。晚清时期的清政府在经历过列强侵略以后,国家实力大大降低,皇室的实权也受到了分割,就连国家的军队也不是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说到晚清政府的军队,虽然表面上是归属于皇室调遣,但是实质上已经是听命于军队的领导者了。也就是说,兵权在谁手里,谁就说得算;谁手里兵权大,谁的权力就大。所以皇帝要想让那些掌握兵权的大臣为自己效力,就得好好地讨好他们,给他们丰厚的待遇。虽然掌握兵权的是一些边疆大臣,但是实际上他们的权力不比中央直属官员的小,甚至可以说他们的权力还要大。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那些晚清时期各地手握大权的封疆大吏。

按理说,国家的灭亡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更不用说是掌握兵权的将领了。国家灭亡之际,晚清那些掌握兵权的大臣又去哪了?据说,当时晚清政府掌握兵权的总督大臣也不少,但是他们很少有人为国家尽到该尽的责任。

我们都知道,清朝灭亡之后,孙中山先生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最后的“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给窃取。我们要说的不是袁世凯,而是他身边的张镇芳。张镇芳他是晚清的直隶总督,这个位置本来是袁世凯的,但是晚清政府害怕袁世凯的权力继续变大,所以就选择了张镇芳,但是实际上他也是袁世凯身边的人。袁世凯下台之后,张镇芳还想着自己的“权力梦”,于是就跟着两江总督张勋(清末任云南、甘肃、江南提督)一起搞复辟,结果被抓起来了,但后来他也想通了,权力也没那么重要,所以出狱之后就靠着手里积累的财富过下半生了。而张勋,只能过着四处逃亡的生活,直至死去。

两广总督张鸣岐,他这个官职可是他花了大价钱买来的,所以他根本不会为国家做一些有用的事,等到起义军爆发的时候,他早就拿着钱跑掉了。后来他还投靠了日本人,这样的人迟早会遭到人们的唾骂。(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公开投靠日本,沦为汉奸,历任汉奸要职。年9月15日在民众的一片声讨中死去,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接下来要说的是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东北三省在当时被认为是“禁地”,所以经常会有重兵把守。但是这块地方是贫瘠之地(在当年尚未完全开发),即使是在动乱时期,晚清皇室也不愿意逃亡到这里。最后赵尔巽选择投降,袁世凯就让他修史去了,还没完成任务他就去世了。赵尔巽的弟弟赵尔丰是四川总督(锡良离开四川后,赵尔丰代理四川总督之职),赵氏兄弟也算是尽心尽力为国家干事,奈何事不如人意,他们的结局都不是很好。赵尔丰在派去镇压叛军的时候,采用极端的手段打击控制,最终被尹昌衡抓住之后处死。

当然也有为国牺牲的大臣,闽浙总督松寿就是其中一位。虽说他不是一位有名的历史人物,但是面对敌军,也是丝毫不胆怯,即使打了败仗,也要对得起国家,他最终选择了与国家共存亡。除此之外,还有一位陕西总督升允(八旗蒙古镶黄旗人),他也是选择保卫国家,据说溥仪逃到他那里的时候,还专门去迎接溥仪的到来。不仅如此,他还支持溥仪搞复辟,为溥仪四处奔走,可以说是对清政府尽心尽力,他反对革命,并且多次图谋复辟,最终于年7月23日病逝。

晚清时期的这些封疆大吏,他们手握兵权,但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从他们的结局来看,的确都是非常凄惨,大部分人顽固不化,拒绝进步,一心想着复辟,最终没能落得好下场,愚忠也不过如此。想想清政府也曾经辉煌过,但在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又有几位愿意为国家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大臣呢?想到这里,不禁为晚清政府感到悲哀,但归根到底还是清政府的无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