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忠勇功臣与三代皇帝的故事,这是擅权朝臣与年幼皇帝斗智斗勇的故事,这更是千古一帝铁腕柔情的故事。故事要从鳌拜开始说起。
鳌拜出身将门,战功赫赫
鳌拜虽然出身将门,但具体的出生年月并没有记载,鳌拜是满洲镶黄旗人,是后金五大开国功臣费英东的侄子,由此可见鳌拜是名副其实的将门贵族。
鳌拜非常擅长骑射,在青年时期已经跟随皇太极东征北战,立下不少的战功。但是真正让鳌拜名声大噪的,是皮岛之战。
明朝熹宗皇帝在位期间,女真人建立的后金攻占辽东地区,此时明朝将领毛文龙驻守在皮岛。虽然辽东已经落入后金手中,但其实一直处于明朝军队的夹击之下,因此从努尔哈赤开始就一直想要攻占皮岛,扭转被动局面。
清太宗崇德二年,由于对皮岛久攻不下,皇太极决定换上阿济格,而此时鳌拜就在阿济格的军队中。
阿济格制定进攻策略,利用正面军队佯攻作为掩护,派出一支精锐部队突袭背后,鳌拜主动请缨,当场立誓说“我们要是攻不下皮岛,绝对不会活着回来见将军,誓死拿下皮岛”
鳌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本以为是隐蔽突袭,没想到明军戒备森严,炮弹箭矢让清军损失惨重,鳌拜不顾危险奋勇冲杀,硬生生冲到明军身边展开肉搏战,后续士兵接连跟上,最终攻克皮岛。
皇太极得到前线捷报,非常开心,亲自写了一篇祭文告诉天上的努尔哈赤“儿子完成您的心愿了!”。
对于皮岛之战中鳌拜的表现,皇太极非常欣赏,按照首功将鳌拜晋升为三等男,并且特地赏赐“巴图鲁”的称号。巴图鲁是满族对“勇士”的传统称号,能得到这个称号都是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
接下来就是松锦之战,这是事关明朝和清朝双方命运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鳌拜表现出来的果敢勇猛,创造五战连胜的战绩。第二年,鳌拜已经被封为护军都统,成为八旗将领中的佼佼者。
在清军入关后,鳌拜仍然继续领军平定天下,立下赫赫战功。
忠于皇太极,对抗多尔衮
公元年,皇太极含恨离世,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出现巨大争执。主要参与争夺皇位的人分为两派,一派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他的背后是正白旗和镶白旗家族子弟的支持。另一派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他的背后是正黄旗和镶黄旗的支持。
皇太极肯定想不到,在自己死后,皇位问题让整个家族剑拔弩张,形势十分严峻。此时,鳌拜成为谁来继承皇位的关键人物,鳌拜手握重兵成为双方争抢的香饽饽。
鳌拜选择支持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其中原因鳌拜声泪泣下地说出来过,后文再叙。当时由于形势紧张,鳌拜和索尼等大臣盟誓,誓死拥立肃亲王豪格登基称帝。
后来,爱新觉罗代善组织双方在崇政殿讨论皇位继承人的问题,鳌拜当机立断,在崇政殿周围布置里三层外三层的精锐甲士,做好武力解决的准备。
在崇政殿内,双方吵成一团,各不相让。鳌拜带头带剑上前,声泪俱下地向在场所有人说“我们作为臣子,吃着先帝赏赐的饭,穿着先帝赏赐的衣服,先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如果我们不拥立先帝的儿子,我们还不如现在就下去陪先帝!”
在鳌拜的情感煽动和武力压迫下,多尔衮和豪格双方经过协商同意各自退让一步,最后选择一个折中方案: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
顺治皇帝登基后,由于只有六岁,所以多尔衮作为摄政王开始大权独揽,在朝堂上大肆驱逐贬谪政敌,这也许就是当时多尔衮选择让步之后的打算,皇帝年幼容易控制,摄政王地位可以伺机夺权。
豪格是多尔衮最先打击的对象,多尔衮对鳌拜也是恨得牙痒痒。在顺治皇帝登基后的七年时间内,多尔衮对鳌拜进行多次打压,其中较为严重的有三次。
得宠顺治帝,骄横康熙帝
福临意外取得皇位,而幸运于公元年再次降临,摄政王多尔衮突然去世,福临“推倒”头上大山,真正开始掌管天下。
顺治皇帝对鳌拜、索尼等人当时忠于皇太极的做法非常感动,逐渐将索尼、鳌拜视为自己的心腹大臣。鳌拜的地位一下子被提得更高,直接协助顺治皇帝参与管理国家大事,处理国与国之间、满蒙部落之间、王公世族之间的关系。
公元年,鳌拜昔日战场留下的伤病发作,顺治皇帝亲自到鳌拜府中前去探望,由此可见鳌拜深得顺治皇帝恩宠。
公元年,爱新觉罗福临的好运终于用完了,年轻的顺治皇帝驾崩。在顺治皇帝临终前,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个人叫到床前任命为康熙帝的辅政大臣。
顺治皇帝之所以任命四位辅政大臣,其中就有防止辅政大臣中出现“多尔衮”的情况,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顺治皇帝万万没想到,四位辅政大臣很快就分崩离析,甚至互为敌人。
在这四位辅政大臣中,排在第一名的是索尼,此人已是四朝元老,年迈多病,经常得过且过。
排在第二名的是苏克萨哈,此人本是支持多尔衮的,在多尔衮刚死不久就揭发多尔衮,因此才获得顺治皇帝的重用,但是遭到其他人的蔑视。
排在第三名的是遏必隆,此人虽是名门之后,但没有太多自己的主意,经常依附鳌拜,在中间和稀泥。
排在第四名的是鳌拜,虽然鳌拜位列最后,由于身上始终有股勇猛的味道,看上去像是四大辅臣之首一样。
也正是因为四大辅臣的性格特点,导致后期的鳌拜日渐骄横,擅权自重,成为康熙皇帝眼中的“多尔衮”。对于鳌拜骄横到何种程度就不再细说。
铁腕柔情康熙帝
康熙帝从小机敏有大志向,不露声色地在宫中训练摔跤,鳌拜本来以为康熙皇帝年少爱玩,反而开心并未重视。
康熙八年五月,康熙皇帝悄悄地将鳌拜亲信分批次派往全国各地,目的是在京城架空鳌拜,然后像往常一样召见鳌拜进宫,结果练习摔跤的少年们一拥而上擒获鳌拜。
鳌拜受审,最后共罗列了30条罪状,本应是斩首的死罪,但在临死前,鳌拜求见康熙皇帝,得到应允。
鳌拜在见到康熙皇帝后,突然脱下自己的上衣,眼前的景象让康熙皇帝感到震惊。只见鳌拜身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伤疤,鳌拜向康熙说明这些伤疤都是当年跟随皇太极打天下时留下的,其中最致命的一条刀伤则是为救皇太极留下的。
康熙皇帝不禁动容,鳌拜为大清立下的功劳皆在这身伤疤,更何况当年若不是鳌拜坚决拥立皇太极的儿子继承皇位,父皇顺治皇帝根本没有机会,自己的皇位也就无从谈起了。
康熙皇帝最后将鳌拜的死罪改为监禁,但是鳌拜在监禁中郁郁寡欢,在公元年去世。
对于鳌拜的家人,康熙皇帝同样采取宽厚的态度,专门降下诏书说鳌拜“效力年久,不忍加诛”,所以鳌拜的家人全部都活了下来。鳌拜的儿子穆纳福虽然也被监禁过一段时间,但在鳌拜死后就被释放。
直到康熙52年,康熙皇帝感念鳌拜功勋,将鳌拜的孙子达福加封为男爵。事实证明康熙的眼光是不错的,后来达福担任正蓝旗副都统,在平定噶尔丹叛乱时战死沙场。
雍正皇帝登基之后,恢复了鳌拜的一等公地位,并且世袭罔替。再到乾隆皇帝时,又降旨遵从康熙皇帝的旨意,鳌拜仍然被封为一等男爵。
在面对擅权的鳌拜,康熙皇帝顾念旧情功劳,特别善待鳌拜以及家人,在历史上都是少见的,可见千古一帝康熙有铁腕,也有柔情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