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
鳌拜,满族镶黄旗人,是清朝的开国元勋之一,跟随皇太极四方征战,皇太极之心腹。
皮岛之战,赐号“巴图鲁”
崇德二年,清军进攻皮岛,皇太极令众将士前往皮岛,但久攻不下,于是乎又令英郡王阿济格接手,鳌拜就在军列之中。
鳌拜鰲拜渡海登岛向清军发起进攻,不料清军早已手持火器严阵以待。清军锐气大减,士卒不敢贸然冲锋,畏畏缩缩之际,人群中冲出一位勇士,此人正是鳌拜,自身冲入明军阵地展开肉搏战,清军见此也紧随其后,优劣势逆转,清军士气大涨,一举攻克了皮岛。
捷报传到了皇太极耳中,皇太极大喜,立马写文祭告努尔哈赤,以慰藉父亲的在天之灵。
皮岛的战略位置远胜于其本身的价值,于是大赏诸将士,其中鳌拜以首功晋三等男爵,并赐号“巴图鲁”意为“勇士”。
锦州之战,晋升护军统领
崇德六年,鳌拜与郑亲王围攻锦州,在明军火器的攻势下,郑亲王率领的右翼军团失利。鳌拜率领的镶黄旗军,遭遇明军骑兵,于是迎头而上,打破敌军,本来这时应该等待军令,为下一步指示做准备,而鳌拜果断下令追击溃逃的明军,一路追到明军步兵阵地,鳌拜冲锋陷阵,又破明军,五战五捷,因军功晋升一等梅勒章京。
皇太极同年八月,皇太极亲自率兵支援锦州之战,明军无心再战,弃城而逃,沿海撤退,鳌拜率众将士沿海堵截,形成合围之势,大败明军。经此战役鳌拜被升为护军统领,成为了八旗军将领中地位较高的一位。
拥立福临继位
崇德八年,皇太极逝世,皇太极虽说身体抱恙,但没人料到会突然深夜去世。并且遗留下未决的继承人问题。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14弟多尔衮两派互不相让,争持不下。豪格派提出要皇太极入主中原,就要以中原的方式来选定继承人,应当在皇太极众子当中选定继承人,在众人推举豪格继位时,以为自己胜券在握的豪格假装谦虚道:“自己才能疏漏,恐不能胜任。”这被多尔衮抓到的机会,当即多尔衮就说“肃亲王这样说,想必是不愿继位,不如再选他人。”多尔衮一派立刻提出要立多尔衮为王,双方争吵相当激烈。而这时手握重兵的鳌拜秘密令士兵守好每一层关卡,鳌拜甚至不惜开战也要拥立皇太极子嗣为王,多尔衮见夺位无望,只能做出让步,提出让皇太极第九子,6岁的福临继位,又自己和郑亲王一同辅佐。这一方案被双方所接受,福临继位,多尔衮、郑亲王为摄政皇帝,改年号为顺治。
鳌拜剿除农民军,成为议政大臣
顺治元年,鳌拜与靖远大将军英亲王啊济格进攻已经退守西安的李自成农民军,率军由内蒙入陕北,攻克四座城池,降三十八城,顺治三年,鳌拜在南充大破大西军军营,将张献忠斩于马下,以首功被顺治帝超升为二等公,授议政大臣,皇帝禁卫军总司令,自此鳌拜参与大清朝政之事。
顺治帝顺治驾崩,辅佐康熙
顺治十六年,顺治帝驾崩,玄烨八岁继位,依顺治帝遗诏由索尼、遏必隆、苏克哈沙、鳌拜四位大臣辅佐。
鳌拜私节营党,滥用权能,分别以苏纳海藐视上命,朱昌祚、王登联泛泛妄奏的罪名,治以死罪。康熙虽然年幼,但深知苏纳海三人有罪却罪不至死,只因招惹了鳌拜。于是召集四辅臣询问意见,鳌拜专横己见,坚持要处三人以极刑,索尼和遏必隆附和,苏克哈沙害怕引火上身,沉默不语。小康熙认为太不合乎情理,于是只准交给刑部来处理,以刑部论罪来惩罚。谁知鳌拜直接无视皇帝命令,将三人强行处死。
康熙帝康熙六年,康熙帝亲政,但鳌拜朝中势力强大,无法对其造成威胁,苏克哈沙便请求解除自己的辅臣之任,鳌拜这一看不对劲了,要是皇帝取消整个辅臣制度,我岂不是吃亏了?于是鳌拜给苏克哈沙连定罪24条,将苏克哈沙处以绞刑,诛其族。
康熙除鳌拜
康熙八年,康熙调离鳌拜在京师的亲信,又诏鳌拜前来觐见,鳌拜入宫时,被一小内监擒获。康熙宣布鳌拜30条罪名,应当斩立决,但念在鳌拜开国有功,不忍加诛,于是革职,投入牢狱。不久卒于其中。
擒获鳌拜康熙52年,因鳌拜功绩,为其平反。雍正帝将鳌拜追封为一等公,赐号“超武”。
后果
鳌拜早年随皇太极征战,骁勇善战,神勇异常,功不可没,后来参政握权,骄横跋扈,滥用职权,为所欲为,蔑视上命成了家常便饭,专政的鳌拜与康熙帝矛盾日益尖锐,终酿成大祸。
康熙除掉鳌拜后终于夺回朝政大权,结束了清初的四大辅臣制度,奠定了后来整个大清王朝的皇权专政的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