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让武将自己挑赏,一个要色一个要权,看

“谁将三字狱,堕此万里城”,自古以来人们便知道帝王多薄情,帝王多疑心,不知道有多少名臣将相因为“莫须有”三个字丧了命。

岳飞一代名将,一身忠骨挡住了金人的铁马兵戈,却挡不住帝王的疑心,仅凭猜忌让他风波亭遗恨千古,可见帝王之心有多么善变。

在历史上“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从不是一句话就能概述的。

在乱世皇帝平定战乱离不开武将,但这些立下赫赫战功之人却在盛世大多都难免兔死狗烹的下场。

因此在封建社会时期,如何揣度圣心变成了大臣的必修课,否则一步行差踏错,等待他们的便是抄家灭族。

能苟富贵不相忘的皇帝终究是少时,历代封建王朝中,能与臣子共享天下的寥寥无几,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秦始皇、唐太宗。

反面教材距今较近的便是在清王朝乾隆在位时期,清朝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有鼎盛时期,比如乾隆、康熙,两人的康乾盛世也是封建王朝最后的鼎盛时期。

在现代很多人眼中,乾隆无疑是一位明君,掌权期间将清朝推上了一个巅峰,而在这样的盛世中,乾隆也没少攻城略地,作为一代明君,乾隆在用人上别有一套,朝中文臣武将都颇具才能。

乾隆作为盛世明主自然也十分大方,对于立下战功的将领赏罚分明,不仅每次凯旋都有仪式,就连想要什么赏赐都能让臣子自己选。

对于海兰察和乌尔登便是这样,或许很多人对这两位并不熟悉,但在当时两人都是非常擅长征战的将领。

一次乾隆问两人想要什么赏赐,这两人一个要了美色,一个要了地位,两人最后的下场也是天壤之别。

首先便是海兰察,海兰察是清朝时期的名将,八旗中镶黄旗子弟,他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战场上,因善于发现敌人弱点总是能一击致命。

乾隆时期,边疆战乱,海兰察经常带着军队四处救火,立下赫赫战功,说句功高震主也不为过,因为屡立战功,海兰察地位一升再升,但当乾隆让他自己选上赏赐的时候他却只要了个美人。

和海兰察不同,乌尔登同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其地位不弱于海兰察,因为两人经常联手守卫边疆,自然海兰察受封的时候也少不了乌尔登。

但是在乾隆问乌尔登想要什么封赏的时候,他却做了完全不同的选择,或许是觉得到了自己要表忠心的时候,乌尔登便表示:“臣愿为陛下统兵镇守四方,扬我大清国威,希望陛下能让我带更多的兵”,简单来说就是想要升官。

但最后要升官没能升官,换成了别的赏赐,反而要美女的海兰察得到了重赏,乾隆不仅将海兰察画像放入紫光阁更赞海兰察:“射巴雅尔,超授侍卫。洊至都统,参画军计。坚碉险砦,无不克登。勇而有谋,封侯实应。”

这时的海兰察已经是一等超勇候,看似胸无大志的海兰察最后功成名就,即使战败也不过是被贬官,乾隆五十八年海兰察因病逝世,乾隆为显重视封“武壮”谥号入昭忠祠,得到了善终。

而乌尔登却在这次封赏之后不被乾隆所喜,在后来的战乱中,乌尔登奉命平叛却战败而归,因此被乾隆斩首,同样海兰察却是不痛不痒的惩罚。

之所以两人会有这样不同的下场,那次封赏可以说是最关键点的因素,海兰察不缺女人却选美色是在向乾隆示弱,表示自己不贪权。

乌尔登想要为帝王分忧直接戳中帝王逆鳞,掌兵武将本就受帝王忌惮,乌尔登的要求让帝王看到了他的野心,在封建王朝,每一个帝王对权力都有着极强的掌控欲,他可以给,但臣子不能要,因此两人才会同样战败一个只是被贬官,一个丢了命。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1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