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每逢大庆典或按规定举行的班列、阅兵活动,都在禁军中挑选魁梧健壮、身体等高的领催、马甲、枪手、炮手和鹿角兵等万余人,以皇帝升座处为中心,左翼自北而东再折向南,右翼自北而西再折向南,着八旗盔甲列阵,呈梯形,“四周星拱以环卫宸居焉”,气派宏伟,蔚为壮观。这是按“五行相胜”说排列的,两黄旗(属土)在正北(属水),取土胜水;两白旗(属金)位正东(属木),取金胜木;两红旗(属火)列正西(属金),取火胜金;两蓝旗(属水)站正南(属火),取水胜火,“以寓制胜之意”。
正黄旗盔甲清乾隆上衣长74厘米下裳长76厘米
正白旗盔甲清乾隆上衣长74厘米下裳长76厘米
新制的八旗盔甲,平时由内务府官员负责管理,存放在宫内东华门城楼上,每年逢换季之时,至少整体进行四次晾晒清整,并采取除尘、防虫、除锈、防潮等措施,以妥善保管,毋致损坏。届期,专管王公大臣要严格查验。
八旗制度,在建立初期,对加强本民族的团结、维护统一、促进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乾隆以后日趋腐朽,生产意义渐无,军事组织松散且武功废弛,行政管理上在一些地区衙署与州县系统并存。鸦片战争的硝烟,催化了八旗制度的解体,八旗盔甲亦随之失去它原有的辉煌。
镶黄旗盔甲清乾隆上衣长74厘米下裳长76厘米
正红旗盔甲清乾隆上衣长74厘米下裳长76厘米
八旗甲胄,将士防身护体之军服,有清一代有严格管理制度,早在崇德三年(年)清兵入关以前就订有军律:军事盔甲后及甲背,俱书号记,盔耳叶皆用圆铁叶,无盔甲者,衣帽后亦书号记。顺治六年(年)十月十日,皇父摄政王颁布征战若干条令:披甲人之盔尾、甲背钉上文记,盔耳叶上皆钉压圆形标记。不着盔甲之人在帽子、衣服背后钉上文记。康煕帝重申,盔甲均系号带,并书旗分佐领姓名,又谕:“朕今次军行,特规酌旧制,参以新谟,爰著为令,告我六师,大军出征,本都统、护军统领、副都统、参领等,审视官兵甲胄、弓矢暨一切军中器用,务期坚利,兵之盔尾,甲背……各记名其上。”
镶白旗盔甲清乾隆上衣长74厘米下裳长76厘米
镶红旗盔甲清乾隆上衣长74厘米下裳长76厘米
至今我们在整理八旗盔甲时还发现,在盔之护项,甲之衣背尚发现有墨书八旗兵丁的兵种、姓名,如“炮甲×××”、“马甲×××”、“领催×××”等字样。盔甲书记名号的作用和意义及其对违反规制的惩罚,康煕皇帝在军令中讲得很明白:
乾隆戎装图网络图
正蓝旗盔甲清乾隆上衣长74厘米下裳长76厘米
……如衣服器械有异,即行擒拏。……对敌列阵时,主将必度地据险,寇或布野。或结骆驼鹿角为营,我军分列行阵。指明某队某旗,当击敌阵某处,战时鸣角进兵,毕仍鸣角收兵。官兵或弃其部伍,混入他人部伍,或轶出本阵,往附他人尾后,或逡巡观望逗遛不进,照所犯轻重,正法、籍没、鞭责、革职。
本文摘选自《紫禁城》年6月刊,胡建中《清代皇家武备(之六)赤土流星剑,鸟号明月弓—冷兵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