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把皇妃、家族主妇、小学教师、报社校对、烟卷摊贩这几种身份联系在一起呢,还真有这么一个人,她就是大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皇妃文绣,她毕生最大成就就是成为第一个休了皇帝的妃子。她全名是额尔德特·文绣,字蕙心,曾用名傅玉芳,出生于年,享年44岁,小学文化程度,在做皇妃的时候跟外教学过英语,传说因溥仪的健康问题造成夫妻不和,与老公溥仪起诉离婚。
出生地点:东城区大方家胡同
文绣出身挺好,她所在的额尔德特氏家族属镶黄旗,是八旗中的名门望族。文绣出生在东城区大方家胡同,爷爷锡珍曾经是清朝的吏部尚书,去世前在方家胡同给6个儿子留下了多间房子。但再殷实的家底儿也禁不住6个儿子一块儿败家。况且辛亥革命以后,顶戴花翎一律作废,但文绣叔叔们的少爷脾气依然没改,最终一大家子落了个抵押家产卖房子的境地,一个曾经四世同堂的大家族从此土崩瓦解了。
大方家胡同现在的大方家胡同已经成为普通的居民住宅区,我们在这儿发现了一座气派犹存的大宅子,鹤立鸡群在大方家胡同的一片简陋平房之中。以文绣家族当年的身份和地位,我们猜想这里极有可能就是他们家的府邸了。试想当年,府门之前曾是冠盖云集、车水马龙的地方,现在虽日趋萧条冷落。看上去还有相当的气派。
品学兼优:花市私立敦本小学
文绣父亲早逝,家境败落之后,文绣随母亲搬到了崇文门外花市头条的几间平房里,开始了艰苦而又平静的生活。文绣从小就有主见,深知“知识就是力量”,虽然家境贫寒,但她坚持要上学。她心里总惦着有一天要出人头地,重振家庭的旧日辉煌。她跟母亲说想要白天上学,晚上做针线活赚钱。文绣的母亲是个明事理的人,知道不能耽误孩子的前程,再加上文绣听话懂事,又有理想,令母亲很感动。于是年9月初,文绣就近入学,以傅秀芳的名字注册,就读花市私立小学一年级。那时候满人纷纷改用汉姓,额尔德特氏从文绣这一代就开始姓傅了。
文绣白天上学,晚上还要在昏暗的灯光下穿针引线,但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文绣学习成绩却始终名列前茅,正当她为了自己梦想中的大好前程刻苦学习的时候,不远处的紫禁城里,一帮人已经在为16岁的溥仪张罗媳妇了。
选秀参赛照片:前门外廊房头条
嫁给皇帝,对于女人来说当然是走向荣华富贵的最近途径。文绣家族的亲戚们也都抱着一丝翻身的希望,给文绣报了名参加选秀。年故宫大修的时候,在故宫养心殿溥仪的卧室里,发现了文绣参加选秀时的照片。照片贴在一张用本色绢裱衬的薄纸板上。在照片上的右上角贴着大红纸条,恭楷墨书“端恭之女额尔德特氏年十五岁”13个字,这是对未出阁女子的提法,15岁是虚龄。文绣待选照是在北京容光照相馆拍摄的,因为在照片的下端,即绢纸衬上有该照相馆“容光”两字和英文拼音的标记,并注有“北京廊房头条”的地址,说明这家照相馆在前门。
据记载,明永乐年间,正阳门也就是前门外才开始建民房,被叫做“廊房”。后来这一带发展成繁华商业区,一步步扩大,也就分出了廊房头条、二条等等。廊房一带当时是国内高档消费场所,极其繁华,像照相馆这种新兴服务大都聚在这一带。如今的廊房头条面目全非,容光照相馆已经找不到了,往日的老字号也消失的消失、搬家的搬家,当年这里的繁华与喧闹,文绣来此照相时的千百个不情愿,如今只能靠我们去想象了。
洞房花烛:长春宫
小皇帝溥仪的一笔圈点,结束了文绣无忧无虑的平淡生活。其实这看似随意的一笔背后,是溥仪的叔叔大爷以及额娘们明枪暗箭、争权夺势的结果,文绣的后台最终没硬过婉容,所以最终只落了个淑妃当当。文绣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住进了故宫西路的长春宫,一眨眼就是三年,文绣依然好学,溥仪也很支持,后来有人在故宫发现很多文绣和婉容的书信,从内容可以看出来,婉容不止一次给文绣纠正过错别字。 溥仪一度热衷照相,文绣和婉容自然是最合适的模特,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两人很多珍贵的照片,其中文绣手不释卷的就有好几张,尽显知识女性的高贵气抟。这段时间文绣跟溥仪的感情还算不错,长春宫留下了两人婚姻中最幸福的片断。
但好景不长,自从溥仪被冯玉祥赶出故宫后,带着两个老婆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此期间,文绣跟老公的感情一天不如一天,老百姓常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更何况文绣嫁的是个皇上,本不该有怨言。但文绣偏偏不信命,毅然决然地开创了妃子休皇帝的先河,跟溥仪离了婚。
坐吃山空:刘海胡同
文绣跟溥仪离婚后,得到了5块钱的赡养费,这数目在当时足够文绣过下半辈子的了,还是在小康水平之上。但是咱这位皇妃在财政方面没什么天赋,为人大方得又实在过了头,刚拿到钱就东赏西借的散出去了一大半,最后带着两万六回到了北京。文绣在西城区花两千四买了套房子,还请了几个丫头老妈子,据说她每天都要洗几遍手,而且每次都要换三盆水,一盆比一盆稍热,这都是当年从宫里带出来的毛病。但是文绣每天都跟下人同桌吃饭,这在当年富人家里是很少见的。 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里,一个离了婚的单身女人想过安生日并不容易。文绣曾经是皇帝的老婆,难免令其他男人垂涎,再加上她年轻,又有点钱,好色的、想吃软饭的,上到高官,下到地痞,各种各样的男人不断到刘海胡同来骚扰文绣,令她不胜其烦,毫无安全感可言。 俗话说小姐的身子丫头的命,文绣就是个典型,这位有点傻实在的皇妃,借出去的钱打了水漂,卖家当收了一摞假钞,富贵人家也禁不起这么折腾,没多久,文绣就一贫如洗了。
下海经商:西城区新文化街(原石驸马大街)
文绣卖掉房子后,寄宿在了表哥家,为了谋生,她只好豁出面子,在工地上挑灰提砖,做花工,糊纸盒。后来表哥建议她在石驸马大街,也就是现在的西城区新文化街摆个烟摊,从此,一代皇妃开始了自己的下海经商生涯。
石驸马大街东起宣武门内大街,西边到鲍家街,明宣宗顺德公主的老公,也就是当朝驸马曾住在这儿,所以这里被叫做石驸马大街。清代的时候,这儿还分东、西石驸马街,但清末就统一在一起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石驸马大街改名为新文化街,至今还在用这个名字。“文革”期间北京的好多街道都改了名字,但后来都恢复回去了,新文化街是极少没有改回原名的街道之一。
梅开二度:东安门外大街路北东兴楼
文绣为了躲避骚扰,经常跳槽换工作,她当过小学老师,还做过《华北日报》的校对,后来结识了报社社长的表弟、时为国民党军官的刘振东,俩人很快坠入爱河,闪电结婚,结婚典礼就在当时东安门大街路北的东兴楼。年夏天,文绣和刘振东在东兴楼包了10桌鱼翅席,隆重地举行婚礼。东兴楼可是一家名气很大的餐馆,当时,“看梅兰芳的戏,吃东兴楼的馆子”,乃是北京人的两大快事。
刘振东搁现在绝对是个模范丈夫,他为人爽直,又没有脾气,特别是从不拈花惹草、游逛烟街柳巷。况且这还是刘振东头一次娶媳妇。结婚前,刘振东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交给文绣,让她置办家具,购买衣物用品并筹备婚礼宴席。
隐姓埋名:北京市西城区白米斜街
婚后,刘振东在西城区白米斜街租了3间平房,摆设了新添置的家具,还雇佣一个老年女仆做饭、打杂。文绣也辞了工作,摇身一变成为国民党的军官太太。她每天料理家务。从不轻易出门,有空了还看看书,写写字,亮亮嗓子唱上几段京剧。白米斜街离前门大栅栏也不算远,文绣经常和丈夫一起到那儿看戏、下馆子,也度过那么一段吃喝玩乐的好光阴。那时候她梳起时髦的卷发,身着漂亮的旗袍,打扮得很讲究。有时候两口子也不免拌嘴,刘振东是个倔人,文绣也有个性,“锅碗瓢盆交响曲”谁家都少不了,但毕竟两人都不年轻了,遇事互相担待着点儿也就过去了,夫妻感情还不错。 文绣在白米斜街隐姓埋名过着大半辈子都难得的平静生活,老街坊们到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个刘老太太就是末代皇妃文绣。 随着国民党的溃败,当年的北平改天换地成了今天的北京,刘振东处在监督管制之下,文绣的日子过的一天不如一天,身体也逐渐垮了下来。然而,文绣竟太早地走到生命的终点。1953年9月18日,当她因心肌梗塞而去世时,年仅44岁。 文绣去世后,刘振东从单位,也就是清洁队找了四块木板,做了一具没有棺罩的薄棺,在两名工人的协助下,没举行任何仪式,就拉到安定门外土城义地埋葬了,埋葬了这位中国末代皇妃起起伏伏的一生。
文绣的一生可以说是凄苦的,很多人把它归罪于清朝将亡的乱世,其实历代帝王后宫里,比文绣不幸的女人比比皆是,反倒正是因为文绣生活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她还有力挣扎,终于得到解脱。在溥仪的五个老婆中,文绣算是最幸运的了。贫困的苦楚,比起心灵上的压抑与摧残,实在是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