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概况
法库县包家屯镇,镇政府驻地包家屯村。距县政府驻地法库镇45千米.境内坐落有马鞍山山脉,形成了沟谷纵横的丘陵地势,属于全县西北部风沙剥蚀区。全镇辖44个村、屯。其中行政村15个、自然屯29个.铁朝高速公路由境内通过,并在三合城村张家堡屯设有进出口站。发源于本乡的拉马章河,经由大三家子、满斗、拉马章、腰达房村出境进入秀水河子后注入獾子洞水库。
包家屯镇政府政区沿革
旧属内蒙古科左前旗。年4月,划科左前期一个区,领33个村,成立法库县第七区,区政府驻地“包家屯村”。年,分属“包家屯”、“大山屯”、“百子屯”3个乡。年并乡,分属“包家屯”、“陈祥堡”两乡。年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改为“共产主义人民公社”。年更名为“包家屯人民公社”。辖25个生产大队。年调整人民公社体制,分出东境11个生产大队,建立卧牛石人民公社.年6月,成立“包家屯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年,包家屯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包家屯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年,实行乡村制,包家屯人民公社更名为“法库县包家屯乡”。
年2月调整村级规模,郝家窝堡村并入永义号村,满斗村并入北土城子村,杨胡窝堡村并入杭家屯村,张家窝堡村并入三合城村,水泉村并入刘邦屯村。
村屯地名及由来
曾名“努赫格勒”,建制村。镇政府所在地。隶属法库包家屯镇。辖张家洼子1个自然屯。清康熙年间,宾图王旗分家,把一股官名为任君的(汉姓包)贝子爷分到此地开荒占草经营耕作,初名“奴赫格勒”(蒙语)。后汉人逐渐增多,成为较大村落,遂更名为“包家屯”。
张家洼子屯初名“张家房申”,自然屯。隶属包家屯村。清初,有张姓者迁来此处建舍首居,后迁走,成村后,遂名“张家房申”。康熙年间,刘姓来此定居,因此处地势低洼,更名为“张家洼子”。
初称“稗子屯”、“白菜屯”、“二龙山”,建制村。隶属包家屯镇。辖王绪窝堡1个自然屯.清乾隆年间,有山东寿光县登州府丁姓逃荒来此首居,继有徐、马等姓亦迁来此地定居,时因村东有水泡子长满水稗草,故取村名为“稗子屯”。越数年,麦收后种白菜,遭受了多年不遇的连雨天,暴雨成灾,绝望中,大水过后白菜丰收,遂更名为“白菜屯”。宣统年间,康平县知县余某借“文王百子”之典故更名为“百子屯”。
王绪窝堡屯,自然村。隶书百子屯村。清末,有王绪者迁来此处搭窝棚垦荒首居,日久成村,遂名“王绪窝棚”,后演变为“王绪窝堡”。
大三家子村,建制村。隶属包家屯镇。辖北窝堡1个自然屯。清咸丰年间,宾图王派遣白、包、张三家来此开荒占草,经营土地,年久成村,因其三户势大,遂名“大三家子”。
原名“小胡家窝堡”,自然屯。隶属大三家子村。民国年间,有两户王姓者由永义号村迁来此处首居。之前,该地系永义号胡家的地窝棚,故称“小胡家窝堡”。后成村落,因宅舍建于大三家子之北,遂名“北窝堡”。
北土城子村原名“桑家土城子”、“土城子”,建制村。隶属包家屯镇,辖满斗、兴隆山2个自然屯。清乾隆年间,有直隶河间府桑家庄桑文亮居家逃荒来此始居,因宅设建在辽代古城遗址上,遂得名“桑家土城子”,后简化为“土城子”,解放后因县内重名,遂按方位区别之,更名为“北土城”。该城为土筑,呈平面是长方形,东西宽米,南北长米。城内有很多有大量陶、瓷、瓦残片。出土的完整器物有:红花岗岩石幢顶、黑秞敛口大缸、白瓷碗、白釉铁绣花双耳罐、酱色秞小缸、芦荷鸿雁、十二生肖压岁钱、“大泉五十”斗剑钱、铁锄钩、铁甲片等遗物多件。城早遭破坏,遗迹也是逐渐被掩埋。
原名“满斗窝堡”,自然屯。原为建制村,年2月与北土城子合并,隶属北土城子村。清朝中期,有蒙族人满斗者迁来此处定居,初名“满斗窝棚”,后谐音为“满斗窝堡”。解放后以丰收之意,更名为“满斗”。
兴隆山屯,原名“烧锅”,自然屯。隶属北土城子村。清末,有百子屯村的徐芳来此定居开烧锅,人称徐家烧锅,故名“烧锅”。后因生意兴隆,村落靠近无名山,遂更名为“兴隆山”。
前辛秋村原名“扎拉特”,“扎兰恩特”,建制村。隶属包家屯镇。辖金家沟、孤树子2个自然屯。清乾隆年间,有蒙古贵族包姓台吉(爵位名称)分家后分数分封土地于此,遂搬迁垦荒定居。相继又有金、付、佟同三姓蒙族人迁来落户,聚居成村,得名“扎兰恩特”或“扎拉特”(扎兰恩、扎拉,官职名称“特有”意思)。后来从后新秋迁来者日增,遂更名为“前辛秋”(辛秋系蒙语,意为“新搬来的人家”)。
金家沟屯,自然屯。隶属前新秋村。民国初年,有金姓哥俩由朝阳迁来此处定居,因宅舍建于沟内,形成屯落后,遂名“金家沟”。
原名“古树子”,自然屯。隶属前新秋村。清光绪初年,又曹、岳、李、武四姓由山西太原府逃荒来此定居,因此地有棵老榆树,树大叶茂,遂得名“古树子”。后演变为“孤树子”。
原名“三伙城”,建制村。隶属包家屯镇。辖喇嘛沟、张家窝堡、武家窝堡、海青窝堡、西洼子、敖海沟6个自然村.清乾隆年间,由李姓两户、孙姓一户由山东迁来此处三家合伙开荒耕种,因宅舍建在辽代古城子以上,遂以城得名“三伙城”。另有一说,因居民房舍全部建在古城遗址内,形成村落时,东面城墙已不存在,仅于其他三面城墙尚较完好,三面相合,所以就将村名定为“三合城”。三合城为辽代遗存古城址之一,城为土筑,南北每边长米东西,每边宽米。经专家考证为辽代“辽福州”。《辽史地理志》载:“福州,萧宁建。南征俘掠汉民,居北安县故地。在原州北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八十里。户三百”。
拉马沟屯,自然屯。隶属三合城村。清同治年间,有孙、李两户由三合城迁来此处首居,因村南有一座喇嘛寺庙,亦因宅建在沟谷内,故得名“喇嘛沟”。
张家窝屯,自然屯。原系建制村,年2月与三合城合并,隶属三合城村。清朝中期,由山东武定府宾州县张家楼的张横珍兄弟二人及其母亲逃荒来此搭窝棚首居,得名“张家窝堡”,简称“张家堡”
武家窝堡屯,又名武家窝堡,自然屯。隶属三合城村。清道光年间,有直隶河间府宁津县武家寨武姓逃荒来此搭窝棚首居,得名“武家窝堡”。
自然屯,隶属三合城村。清初,有蒙族人名海青者(海青,蒙语,汉译“鹰”的意思),于此搭窝棚首居,遂名“海青窝堡”。
原名“付家洼子”,自然屯。隶属三合城村。年,有孤树子村的付广嫌往来种地较远,便迁此定居,因地势低洼,故名“付家洼子”。又因位于张家窝堡西,遂更名为“西洼子”。
敖海沟屯,自然屯,隶属三合堡村。清同治年间,有蒙古族人敖海(敖海,蒙语,汉译“狗”的意思,爱称)于此首居,因宅舍建于近沟处,故名“敖海沟”。
拉马章村原名“张喇嘛窝堡”,建制村。隶属包家屯镇。辖刘半道、新发堡、高成窝堡3个自然屯.清康熙年间,始有移居者来此地搭窝棚垦荒,年久成村,因村中建有一座喇嘛寺庙,庙内的住持喇嘛姓张,遂名之为“张喇嘛窝堡”,后演变为“喇嘛章”。解放后,逐渐演化成为音同字不同的“拉马章”。
刘半道屯,自然屯。隶属拉马章村。清光绪年间,有杨家堡老户刘红眼与胡姓迁来此地居住,因拉马章村村民之地多在本村之东,中午休息时,农具等物都放在刘家,刘家处在拉马章村与村东之地的中间,两地的一半,日久遂名“刘半道”。
原名“西窝堡”、“新窝堡”,自然屯。隶属拉马章村。清乾隆年间,有山东省济南府临邑县王春逃荒到永义号后,见此地土质肥沃,便迁来此处搭窝棚垦荒,很快富裕起来,遂名“新发堡”,亦称“新窝堡”。又因位于拉马章之西,俗称“西窝堡”。
高成窝堡屯,自然屯。隶属拉马章村。清乾隆年间,有高成者由山东登州逃荒来此定居,搭窝棚垦荒,日久成村,得名“高成窝堡”。
原名“大山底下”,建制村。隶属包家屯镇。清崇德七年(),伴随和硕格格(镶黄旗郑亲王济尔哈郎之女)下嫁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萨克图郡王的随差,高董、杨、刘、王等姓,行至柳条边内,中途畏避,流寓于秀水河等处,因见靠近边门外的荒地饶沃,因而出边垦荒耕种,子孙繁衍,地越开越多,日久成村。因宅舍建于大山脚下,得名“大山底下”。解放后,于年更名为“大山屯”。
原名“腰道格尔”、“摇头房”、“腰达房申”,建制村。隶属包家屯镇。清乾隆年间,有白姓者由轻阳逃荒来此首居,因村北有座喇嘛庙,老喇嘛患有摇头的毛病,又因此地有古房申遗址,遂名“腰道格尔”、“摇头房”,民国时期转音为“腰达房申”。解放后简化为“腰达房”。
建制村。隶属包家屯镇。辖郝家窝堡、姜家店2个自然屯。清乾隆三年,有山东济南府临邑县王家庄王玉良举家来此首居,初以经商为业,开一货栈,名“永义号”。村以商号名名之“永义号”。
自然屯,原系建制村,年2月与永义号村合并,隶属永义号村。清乾隆年间,有顺天府三河县砂岭郝子富迁来此处搭窝棚垦荒首居,年久成村,遂名“郝家窝堡”。简称“郝家堡”。
自然屯。隶属永义号村。清雍正十二年(),有两户姜姓于此首居,因落脚点处在开原、彰武交通要道必经之地,过往车辆商旅较多,姜家便于此开了一家大车店,成村落后,遂名为“姜家店”。
刘邦屯村,建制村。隶书包家屯镇。辖大莫嘎、水泉、洼子、大泉眼、于家窝堡、张家窑6个自然屯。清崇德七年(),伴随和硕格格(镶黄旗郑亲王济尔哈郎之女)下嫁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萨克图郡王的随差,高、董、杨、刘、王等姓,行至柳条边内时,不愿北去,便留在了秀水河等地,因见靠近边门外的荒地肥沃,于是出边垦荒耕种,子孙繁衍,地越开越多,日久成村成为庄主,遂名“刘邦屯”。历史上的“七大屯”之一。
自然屯。隶属刘邦屯村。清初,有蒙族人纪荣才迁此垦荒定居,因其喜吸烟,遂名“大莫嘎”(大漠嘎,蒙语,汉译“烟草”之意)。
自然屯。原为建制村,年2月与刘邦屯合并,隶属刘邦屯村。清乾隆年间,有直隶永平府昌黎县第一甲悦来社苍姓者逃荒来此定居,因山脚下有一泉眼,终年流水不断,故名“水泉”。
洼子,自然屯。年2月水泉村与刘邦屯村合并后,隶属刘邦屯村。清道光十四年(),大泉眼张姓来此首居,因地势低洼,遂名“洼子”。
自然屯。原隶属包家屯乡水泉村,年水泉村与刘邦屯村合并后,隶属刘邦屯村。清康熙二十四年(),有永平府张家庄张良作逃荒来此首居,因村中有泉眼一处,四季长流,故名“大泉眼”。
于家窝堡屯,自然屯,隶属水泉村,年水泉村与刘邦屯村合并后,隶属刘邦屯村,清乾隆二年,有山东蓬来州府惠民县于姓来此搭窝棚首居,得名“于家窝堡”。
张家窑屯,自然屯,隶属刘邦屯村。清末,有关、王、张、姓来此首居,因张姓烧窑卖盆,遂名“张家窑”。
建制村,隶属包家屯镇。辖庄家窝堡、杨胡窝堡2个自然屯。清朝中叶,有杭姓者由关内逃荒来此处首垦定居,日久成村,遂名“杭家屯”。
原名“小彭家窝堡”、“庄稼窝堡”,自然屯。隶属杭家屯村,原属杨胡窝堡村。清咸丰年间,有彭、王、杜三姓来此首居,遂名“小彭家窝堡”。又因附近大高家窝堡财主老高家常在此处存放粮谷等农作物,故名“庄稼窝堡”,后演变为“庄家窝堡”。
原名“杨胡堡”,自然村。原系建制村,年2月与包家屯乡杭家屯村合并,隶属杭家屯村。清乾隆年间,有山东济南府德州县杨家方园杨永秀一家,及济南府齐河县胡家店胡姓全家逃荒来此,搭窝棚耕种,遂名“杨胡堡”,后改“杨虎窝堡”。
榆树坨子村,建制村。隶属包家屯镇。从清崇德七年(),伴随和硕格格(镶黄旗郑亲王济尔哈郎之女)下嫁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萨克图郡王的随差,于、赵、董、魏等姓,行至柳条边内,中途畏避,流寓于秀水河等处,因见靠近边门外的荒地饶沃,因而出边垦荒耕种,子孙繁衍,日久成村。因建宅舍于长满榆数的坨岗下,故名“榆树坨子”。
南土城子村,原名“马家土城子”、“土城子”,建制村。隶属包家屯镇。辖孤山子1个自然屯。清初有人定居,后皆迁徙。同治年间,由马姓来此定居,因宅舍建在辽代头下州古城土城遗址之上,成村落后,以城命名,得名“马家土城子”,后简化为“土城子”。解放后,因在其北面有一座土城,为区别之,遂按方位,冠以“南”字,得名“南土城子”。
南土城子遗址位于村庄东半部,城为土筑,平面方形,每边长米,方向为南偏东15度。经专家考证,该城为辽代头下军州“原州”。《辽史地理志》载:“原州,显州(今北镇)东北三百里,国舅俘虏汉民建城。西北至上京(今巴林左旗林东镇二里至古城子)八百里。户五百。
自然屯。隶属南土城子村。清乾隆年间,有王姓者迁来此处首居,年久成村,因村东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圆形小山,山势突兀,村以山名,故曰”孤山子“。
建制村。隶属包家屯镇。辖孙家窝堡、东地2个自然屯。清崇德七年(),伴随和硕格格(镶黄旗郑亲王济尔哈郎之女)下嫁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萨克图郡王的随差,高、董、杨、梁、刘、王等十姓,行至柳条边内,中途畏避,流寓于秀水河等处,因见靠近边门外的荒地饶沃,因而出边于此地垦荒耕种,子孙繁衍,年久成村。故名“十家子”。
孙家窝堡屯,自然屯。隶属十家子村。清乾隆年间,有孙姓者由新民县柳屯温家平迁来此处搭窝棚租种十家子村庄头土地,得名“孙家窝堡”,后称“孙家窝堡”。
东地屯,原名“十家子东地”,自然屯。隶属十家子村。清乾隆年间,有高姓者从十家子村移居此地垦耕,因地处十家子村东,遂名“十家子东地”,后简称“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