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剧骗了大家,清代的包衣奴才没有那些高

金庸先生被网友送了一个外号“查包衣”,据说他的祖上是满清的包衣奴才。金庸招黑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在金庸的作品中对满清君主还是持比较肯定的态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包衣奴才不是一个褒义词。

包衣奴才在清代被称为包衣阿哈,包衣是家里的意思,阿哈则是仆人的意思。大多数包衣的地位并没有人们想的那么高。清中前期旗人的待遇还不错,就这样康熙朝每年都有多包衣不堪忍受而自杀。包衣阿哈是怎样由来的呢?

包衣阿哈在满语中是家奴的意思,后来泛指皇家的奴才。他可能是爱心觉罗家族的世代奴,也可能是被贬的满族贵族,后来发展到战俘,被生活所迫自愿为奴的平民。有满人、汉人甚至鲜族人,人员构成可以说鱼龙混杂,

清代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被称为上三旗,皇帝直接统管。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被称为下五旗,由各旗主王爷统管。主子的区别,造成了包衣在发展机遇上的天差地别,包衣也分三六九等。

乾隆皇帝:“各省盐政、织造、关差,皆系内府世仆。”

内务府是皇室事务的主管机构,它服务的对象是皇帝在内的皇亲贵胄,上三旗包衣被认为是天子家仆,这“人脉”决定了上三旗包衣有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这里面的典型代表有曹雪芹的先人,曹家是正白旗包衣,从其曾祖父曹玺开始,曹氏家族掌管江宁织造60多年。然而祸福相依,最后曹家也落得个“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结局。有这样过山车经历的上三旗包衣,还有道光、嘉庆年显赫的一品大员英和等人。

相比较之下,下五旗的包衣由于服务的对象层次相对低了很多,想通过包衣的身份飞黄腾达难度大了不是一星半点。大多数情况下,下五旗的包衣奴才终生伺候王府贵族,男的为王府府官或杂役,女的则为婢女。

当然包衣是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的,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命运的包衣也有不少。影视剧《雍正王朝》中的大将军年羹尧,实际上是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了仕途。

然而,这无法改变包衣的身份。一世包衣,世世代代都是包衣的身份。不论你当了大学士还是大将军,这种严格的主仆关系是不可能改变的,在旗籍上单独立册。无论官阶多大,仍要遵守主仆关系,接受主人的差遣。

综上所述,如果属于八旗中上三旗的包衣,那有可能是个潜力股。如果是世袭下五旗的包衣,从出生时就存在“天花板”,在旗人中属于最底层。甚至有的被逼的自杀,还有的给主人陪葬,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地位高不高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