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旗制度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治结构南书

北京看皮肤病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492.html
欢迎观看

编者导读:

公元(万历四十三)年,八旗制度作为女真人当中的军事组织被正式确立并取代了原有的以狩猎生产为主的穆昆塔坦制度。作为一个政权体系的军事制度,八旗士兵这一庞大的群体自然不会交由最高统治者一人管理,因此,想要更加高效的管理和统治八旗,就必须要做到将权利转让出去。这样一来,从某种程度上讲八旗之间始终是处于一种权利“分散式”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最高统治者一般只会直接统领两到三个旗,其余各旗为了安全起见则交由皇室血脉下的人员独自统领或者多人共同统领一旗,此类人员通常会被称之为“主旗贝勒”,在此之下,出自于主旗贝勒同一宗族支脉的兄弟子侄也被称之为“不主旗贝勒”。

拿创立八旗制度的努尔哈赤来讲,公元(万历四十四)年,八旗的直接统领人分别为努尔哈赤、代善、岳讬(代善长子)、皇太极、杜度(褚英长子)、莽古尔泰和阿敏。在这其中,不难发现努尔哈赤作为女真人中的最高统治者仅仅只直接掌管了八旗中的镶黄旗和正黄旗两大势力。

正黄旗、镶黄旗图片

据史料《皇朝开国方略》对于八旗制度的相关记载:

主旗贝勒掌管一旗的军、政、财、刑、生产、婚娶,“旗中大小诸事,无不以贝勒之言为言。”

以上所述,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八旗之间互不统属,各自为“政”,大小诸事皆直接听命于该旗的主旗贝勒,且主旗贝勒除了自己所统领的旗以外不得干涉其余各旗的任何事情。那么,如此一来便造成了这么一种局面:各旗所管辖下的诸申(士兵)的直接统治者并不是努尔哈赤而是该旗的主旗贝勒。那么,作为后金时期的最高统治者,努尔哈赤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去防止那些不受自己直接统治的旗的势力威胁到自己的呢?这些旗又是如何受制于努尔哈赤的,以及后金时期的整个八旗制度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治结构?关于这一系列问题,笔者在该篇文章当中就来给大家做一个粗线条的描述。

八旗旗帜图片

本文的研究内容:

其实与清军入关后所建立的都察院机制类似,后金时期努尔哈赤在八旗制度中也相应的设置了监察体系,这一举措便是用来防止各大主旗贝勒背叛自己,从而率领旗下诸申走上造反的道路。譬如:最明显的便是在各大旗中设置“管旗大臣”。所谓“管旗大臣”,从字面意思上看也可知道,这是用来管制和束缚主旗贝勒的一个官职。此类人员明面上是各大主旗贝勒的属下和助手,平日里协助主旗贝勒管理旗务,每逢战事时便代替主旗贝勒外出统兵打仗;但实际上则担任着监督主旗贝勒的职责,倘若主旗贝勒不幸误入迷途,管旗大臣还可以起到规劝的作用。且这些人员往往都是由最高统治者努尔哈赤直接任命的,主旗贝勒更是没有权利去干涉这一行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管旗大臣”实际上是直接听命于最高统治者的,但为了与主旗贝勒更好的协同管理旗务,管旗大臣明面上的地位又是低于主旗贝勒的。

镶四旗

那么,纵观整个八旗制度的历史,是否真的发生过主旗贝勒背叛“组织”的行为呢?其实还真发生过,但在当时“八旗”这一军事制度还并没有被正式确立下来。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期间,当时辽东地区的女真人还处于由穆昆塔坦制度向固山牛录制度过渡的阶段。伴随着建州女真势力范围的一步步扩大,所统治的女真人也日益增加,为了更方便的统治和管理这些女真人,努尔哈赤便将自己所统领的一个大穆昆拆分成了三个穆昆,其中第一穆昆继续由自己亲自统领,第二穆昆交给了自己的弟弟舒尔哈齐统领,第三个穆昆则由长子褚英统领。

三大穆昆在一开始也确实相处的很和谐,能够互相帮助,共同发展,但伴随着种种因素的相互碰撞和摩擦,三者之间在某些层面上难免会产生分歧,如此一来不能保证会造成三大穆昆倒戈相对的局面。譬如:在公元(万历三十七)年,舒尔哈齐所统领的第二穆昆就曾有过想脱离努尔哈赤束缚的想法,舒尔哈齐此人不仅暗中勾结蒙古各部的势力,还试图与扈伦四部中的哈达部和明朝方面的李成梁搭上关系,以此抗衡努尔哈赤,达到背叛“组织”的目的。但这一切最终还是被努尔哈赤所发现并强行制止了下来,且夺回了舒尔哈齐所统领的第二个穆昆,交由其他人管理。

八旗铠甲图片

因此,不难揣测出,当女真人当中处于穆昆塔坦制度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类似于“管旗大臣”的官职存在。与此同时,在努尔哈赤时期,对于八旗中的管旗大臣人员的挑选也是十分讲究的。据史料《满文老档》记载:公元(后金天命六)年,当时的管旗大臣分别为:扈尔汉、阿敏、穆哈连、齐尔哈朗、何和里、阿巴泰等人,从这些熟悉的名字当中也不难发现,就连当时的开国五大臣都任职于各旗的管旗大臣,因此也可映射出这一官职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管旗大臣都是由努尔哈赤直接进行任命的,因此,这些人员的身份都具有着双重性。对内是主旗贝勒的属下,对外则是直接受命于努尔哈赤的,因此,管旗大臣不仅能够起着制约主旗贝勒的作用,还能够在主旗贝勒和努尔哈赤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八旗铠甲图片(二)

正如文章前面所说,管旗大臣的任命是努尔哈赤直接参与的,那么,作为做高统治者,努尔哈赤又是如何防止管旗大臣联合主旗贝勒一同背叛自己的呢?其实在这一点上,努尔哈赤也下足了功夫。首先,在人员上都是挑选自己十分信任的人,譬如诸如扈尔汉这类的开国五大臣,此类人员断然难以做出背叛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在任职之前,都会进行宣誓,表明自己永不背叛大汗的决心,如此一来,便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主旗贝勒和管旗大臣联合造反的可能。而作为管旗大臣们的最高指挥官,努尔哈赤便可以利用这些人达到间接统治其余各旗的目的。

参考图1

除了以上所述,在努尔哈赤时期的八旗制度下还设置了“理政听讼制度”,所谓“理政听讼”便是单独于八旗之外设置五位听讼大臣,此无人分别为额亦都、费英东、何和里、安费扬古和扈尔汉,显然这五人便是功勋卓著的开国五大臣。这五位“听讼大臣”与“管旗大臣”性质上也有着根本的不同,管旗大臣从某种程度上需要听命于主旗贝勒,然而,听讼大臣则不然,因为这一机构的特殊性和特例性,因此只需要直接听命于努尔哈赤即可。那么,听讼大臣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解决八旗中的各种矛盾,这一机构就好比清朝时期的宗人府,用来解决“皇家矛盾”。

努尔哈赤雕塑

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八旗制度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复杂程度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当时的社会状况,八旗制度相较于其他朝代的军事制度无疑是一个更为先进的制度,因此也成功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为清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譬如,拿文章前面所述的“理政听讼“这一制度,虽然看似是单独在八旗制度以外设置的另一套组织机构,但实际上与“管旗大臣”类似,都是为了更好统治八旗而“量身定制”的与八旗制度相对应的配套制度。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最高统治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八旗制度是一种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

感谢观看

参考文献:

《清史稿》卷,《五大臣传》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皇朝开国方略》

《旧满洲档》

《满文老档》

昭梿:《啸亭杂录》

陈佳华《八旗制度研究述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