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度仅有二十年的两次鸦片战争(年和年),把腐朽、昏聩、老迈的大清帝国爆锤了两次。
咸丰十一年(公元年),痛定思痛,清朝开始了最早的新军练兵。
主要的目的是守护紫禁城及周边,和保家卫国无关,所以规模不大。
光绪初年(公元年),新军改设官制,规模开始壮大。新军开始使用新式枪炮,分捷、胜、精、锐、健、利六个营,总名“威远六营”。
名字很霸气,战斗力很一般。
甲午战争(年)清朝战败,一代明臣李鸿章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李鸿章的淮军遭到裁撤,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朝廷急需新的军事力量诞生。
军机大臣、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末代皇帝溥仪的外公,荣禄的武卫军应运而生。
年,按朝廷的指示,荣禄编定了“武卫军”。主要还是为了保护京畿要地。
武卫中军。
武卫中军的统帅为满人,士兵绝大部分是八旗子弟,即满人。
这支部队由荣禄亲自管辖。
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时,这支军队尚在组建,未参与。
武卫中军在荣禄死后,被改编为清朝御林军,最后被袁世凯收编,成了北洋六镇的第一镇。
武卫前军。
武卫前军由武毅军组成,武毅军原隶属于淮军,由李鸿章的弟弟李昭庆组建,后来长期由淮军将领叶志超,聂士成率领。
甲午战争时,叶志超临阵脱逃被查办,作战勇猛的聂士成被提拔为武毅军统领。淮军被裁撤后,武毅军被编入武卫军。
武卫前军有淮军的基础,装备不错,作战力也不错。
抵御八国联军入侵时,被部署在芦台及天津一带,这是清军的第一道防线。
主将聂士成被义和团和清廷冤枉,只求死在战场上,果然在作战中阵亡,武卫前军被打散。
“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最早也是武毅军出身,后率领武卫前军的残旧部投靠了袁世凯。
武卫后军。
武卫后军是左宗棠收复新疆时的甘军部队,也是久经战场的老部队了。
抵御八国联军入侵时,主要任务是护送慈禧太后西逃。
武卫后军后来留置在了西北。民国时期西北的马家军,前身就是武卫后军。
武卫左军。
武卫左军是为了镇压捻军而在河南地区组建的。
抵御八国联军入侵时,武卫左军参加了天津作战,损失惨重未能保持建制。
后来成为一支独立于北洋军体系的派系。
民国时期河南的宏威军、张勋的辫子军、安徽的定武军等,都是武卫左军留下的“后裔”。
武卫右军。
武卫右军即袁世凯小站练兵,练出来的部队。
非常幸运,八国联军入侵时,武卫右军随袁世凯在山东镇压义和团。
袁世凯时任山东巡抚,八国联军入侵,袁世凯又加入了“东南自保”。
从而躲过了“庚子国难”,成为武卫军中唯一保存完整建制及装备的部队。
年,庚子国难前后,袁世凯以小站练兵为基础,已经编成了北洋常备军三镇。
袁世凯在甲午战争中,见识过日本军队的厉害。认为日军师团作战勇猛,故他的新军基本采用了日本陆军的编制。
他以镇为新军的基本作战单位,每镇约一万叁仟人。
年,八国联军从海上入侵京津,荣禄的武卫军惨败,几乎消失殆尽。
在慈溪败走西安的路上,留守的荣禄被载漪、端王等人排挤。
不久后,荣禄郁郁而终。
唯一保存下军事实力的袁世凯,开始走上穷兵黩武之路。
组建了极其牛叉的“北洋六镇”。
年,袁世凯筹集经费,让王士珍负责招募常备军,共12营,在保定成镇。
这是最早的以镇为单位的新式陆军。此为北洋第一镇。
同年不久,袁世凯以四个马营为基础,募兵组建了北洋第二镇。
年,袁世凯以当初在保定的“巡警营北段”为基础,组成了北洋第三镇。
年初,袁世凯将武卫右军部分主力、自强军主力、第三镇部分精锐等,组成北洋第四镇。
武卫右军,是袁世凯小站练兵的班底;
自强军,是刘坤一曾全力打造的精华;
此两者强强联手,该镇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一镇。
年中,袁世凯从第4镇抽调部分人员,与在担任山东巡抚时期操练的武卫右军先锋队,组成了北洋第五镇。
二、三、四、五镇都有了,另外两镇何在?
原来荣禄筹备的“御林军”武卫中军扩建成了北洋第一镇。
尽管建镇最晚,战斗力一般,但人家毕竟顶着皇家贵族的“尊贵”头衔,当然要当北洋第一镇!
所以,原先的北洋第一镇改成北洋第四镇,原先的北洋第四镇改成北洋第六镇。
至此,袁世凯的北洋六镇,全部建成。
北洋六镇分布情况:北洋第一镇的前身是“御林军”武卫中军,以八旗子弟为主,首任统制官凤山,驻守于北京北苑仰山洼。
北洋第二镇的前身是北洋常备军的左镇,是清末新式陆军中成军比较早的一镇,首任统制官为王英楷,驻守河北唐山附近的迁安。
北洋第三镇的前身为北洋常备军第三镇,该军以北洋常备军左镇的一部分和右镇的一部分为基础扩建而来,是北洋六镇中成军最快的一镇,首任统制官为段祺瑞,驻守河北保定。
北洋第四镇的前身是北洋常备军右镇,首任统制官为吴凤岭,驻守小站和马厂。
北洋第五镇的前身是袁世凯山东的新军训练营,首任统制官为吴长纯,驻守济南。
北洋第六镇的前身是王士珍筹建的,首任统制官自然为王士珍,驻守北京的南苑、海淀。
北洋六镇的一把手,除第一镇的凤山是来自汉军镶白旗,其他五人都是是袁世凯的人。
第二镇的王英楷,早在年就已经加入袁世凯的新建陆军,是袁世凯组建北洋军的早期骨干。
第三镇的段祺瑞,在小站练兵时便追随袁世凯,他的继室夫人是袁世凯的义女。
第四镇的吴凤岭,是袁世凯家奴的儿子,在袁家长大,是袁世凯亲自带出来的。
第五镇的吴长纯,是袁世凯的老上司、父亲的结拜兄弟、领路人吴长庆的族弟,淮军时期就与袁世凯相交。
第六镇的王士珍,和段祺瑞一样,都是“北洋三杰,”跟袁世凯的关系自不用说。而且,早在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时,王士珍就是他的军事参谋。
北洋六镇,基本被袁世凯掌控!
(未完待续)
八国联军本文由寂寞火炉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