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女临凡明清的后宫制度与后宫故事上

封面语

拜后宫剧和各种吸人眼球的自媒体消息所赐,大多数人对于明清时期的后宫和其中发生的故事都有所了解,但这些印象与事实之间往往有所差距,其中有着众多口耳相传的谣言——明清选妃就是选秀吗?清代选妃只重出身不重相貌?皇帝真的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吗?宫中的宫女和女官只能在深宫中孤独的度过一生吗?皇帝临幸妃子的所谓“翻牌子”“裹被子”的程序是真是假?皇帝用餐真的像吃流水席一样菜式无穷无尽吗?想要知道以上问题的真假并且了解更多的明清后宫制度和故事,就请跟随笔者的脚步,从本文中寻找答案吧。

引言

提起明清后宫,许多人的脑海中会想起大大小的宫斗剧,或者是各种知识、媒体软件推送的冷知识、小故事。应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能够引经据典,自圆其说的。但是,虽然各种古装剧和知识传播者们不遗余力的去各种野史的边边角角挖掘出一堆后宫的规矩和仪式,但其中的大多数都有着明显的错误,其中充满了民间或后人对于宫廷生活的臆想和猜测。这也不能怪罪于他们,毕竟在正式的朝代史料中,基本没有对于后宫生活的正面描写,即使是正经的历史研究者也只能从时人的对话、诗文和相对可信的史料中去一步步的推测和确定后宫的制度。在这里,本文挑选了编辑部和读者关心的关于明清后宫制度的四个方面,从选妃程序、妃嫔数量等级、女官制度和明清后宫的日常生活几个方面来讨论后宫制度的演变和利弊,力图还原明清时期真实的后宫生活。

一、选妃制度

在当代古装剧的塑造中,古代皇帝选妃被塑造成了现代选秀,来自全国各地的美女经过政府部门(一般是户部)的层层挑选,其中的佼佼者再经过皇室机构(清代为内务府)的严格审核,最后由皇帝挑选出最为钟意的女子纳为妃嫔。应该说,这种塑造在大的方向上是比较贴近事实的,只不过,中国古代的选妃制度比起现代意义上选秀的娱乐节目,更像是政审,其对于候选者的出身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范围,特别是在清代,选妃更是在血统上大做文章,如果不是所谓的“关系户”,无论你的相貌多美,才华多出众,都无法入选,颇有些黑幕的意味。

纵观中国古代王朝的选妃历史,我们可以将其分成四个阶段:西汉以前,宫廷制度并不完备,皇帝生活的宫殿也远没有那么豪华,因此这一时期皇帝的后宫嫔妃往往是来自于诸侯国之间的联姻和战争中的俘虏,例如著名的妲己,就是有苏部落在战败后献出的美女。到了汉唐时期,皇帝的妃嫔则大多来自于勋亲官宦之家,皇帝纳妃往往要考虑娘家的势力和影响,因此在外貌上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例如著名的晋惠帝皇后贾南风,史载其“丑而短黑”。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民间的大规模选美和主动献美的情况(也包括周边国家),与明清相比,这时的选美标准较低,大多只要求年龄在13-20之间,出身清白,容貌清秀即可。到了明清时期,选美的规范才得以正式确立。

我们先看看明朝的选妃制度。与明代的大多数规章制度类似,明太祖朱元璋对于选妃也有着明确的指示:“太子及亲王后宫妃嫔等,必慎选良家子而聘焉,皆无受大臣所进,恐其夤缘为奸,不利于国也。”这一句明朝祖训,明确的断绝了献女这一途径,也使得民间选拔正式成为了后宫妃嫔的来源,基本没有之一——除了“选秀”之外,明朝皇帝的妃嫔仅有少数来自于前朝遗留(朱元璋)和朝鲜采女。只在明代早期,还遗留着皇帝从功臣的子女中指定妃嫔人选的情况,例如明太宗娶魏国公徐达之女,明仁宗娶英国公张辅之女,在此之后则无此种情况。那么,在明朝期间,有没有皇帝违背祖训呢?当然是我行我素的嘉靖皇帝:嘉靖十四年(年),河南延津人李拱宸献其女,(嘉靖)见之,大喜,即令东华门人,不必择日,宴于光禄寺,后拜为敬嫔。有大臣批评此事,嘉靖言:“此女来及亨时。”如果是别的皇帝,我们可以认为这不过是托词,但对于迷信到了极点的嘉靖来说,或许这就是他的真实想法之一。另外,嘉靖二十五年(年),李拱宸之子又以其妹进献,嘉靖又纳之。除嘉靖外,也有明武宗在外私纳妃子的例子,但总体来说,明朝皇帝的妃嫔绝大多数来源于民间选秀。

前文提到过,相比较于清朝,明朝的选妃更类似于公平的全社会选秀,但其仍有着与现代政审类似的严格标准。一般来说,相关的人员需要从六个方面对候选对象进行严格的遴选。第一,其出身必须是“官员军民之家”(明初包括前朝);第二,备选女子的父母必须要“克修仁义,行止端庄”,这一准则也成为了终明一朝陷害候选妃嫔的常用方式,例如明末之时客氏和魏忠贤通过诬熹宗张皇后是盗贼之女,意图废后;第三,备选年龄要在11-17岁之间,根据各朝的规定,也有将标准放宽到20岁的;第四,备选的女子必须身体健康;第五,备选女子必须是嫡女,哪怕是由庶母抚养长大,也不可入选;到了最后一点,才是当代社会最为看重的外貌和品德,因为这项缺乏严格的客观标准,因此在选拔时往往作为最后一步的考察标准,在地方官员的初步审查中,主要是以前五项,也就是其出身和基本情况为主的。

关于妃嫔的选拔过程,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分为颁旨-初选-入京再选和皇太后亲自选拔四步。首先是颁旨,一般来说,皇帝选妃选后由太后下旨,礼部执行,例如正统六年(年),太皇太后敕谕礼部尚书:“尔礼部其榜谕北京、直隶、南京、凤阳、淮安、徐州、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于大小官员民庶有德之家,用诚求,务择其父母克修仁义、家法齐肃,女子年十三至十五,容貌端洁,性质纯美,言动恭和咸中礼度者,有司以礼令其父母亲送赴京,吾将亲阅焉。”第二步是派遣官员,或者是由本地官员进行初选,在不同时期,通过初选的女子数目相差非常大,例如天顺六年通过6人,万历五年7人,天启元年8人,但在嘉靖九年通过人,天启六年77名。第三步是将通过的女子送至京城诸王馆,由司礼监的官员和皇亲夫人们再做审核,这一检查除核实女子出身等基本情况外,还要对其外观和言行做非常详细的考察,根据后世学者的统计,明代选妃需要对候选女子的高矮、体态、五官、皮肤、腰、颈、背、发音、音质、手足,甚至走路姿态等都进行严格的观察和评判,另外还要由宫人对其私密处进行检查,再由太监考察其举止和性情,经过这一步选拔的女子数量一般在3-5人。最后,则是由皇太后进行最后的决断,一般来说,皇太后会亲自选定皇后的人选,再将其余候选人册封为妃。当然,也有将其余候选人赐钱回家的情况。通常来说,这些落选的女子也并非是纯粹的失败者,入选但未能入宫的经历将使她们身价倍增,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富豪和望族们争相求婚的对象。但是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这些女子,特别是最后一步的落选者往往会自矜身份不愿再嫁给他者,从而终老家中。

到了清朝,选妃制度有了更加严密的限制。无论是清代前期较为粗糙的“选皇后”,还是中后期逐渐完善的“选秀女”,都严格规定候选者必须拥有八旗旗籍。《大清会典》中明确指出:“选秀女,顺治年间定。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官员,另立军士、闲散壮丁秀女,每三年一次,由户部行文……将应阅女子送至神武门,依次序列,侯户部交内监引阅。有记名者,再行选阅,不记名者,听本家自行聘嫁。”而选秀女这一仪式的目的,则是为皇帝充实后宫,或许配给皇子皇孙。

如果说明朝的民间选妃,是较为严格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话,那么清朝的选秀女,特别是其前期流程,则是力图入选的女子宁滥勿缺,除了病残丑陋等实在不堪入选的,其余全部八旗女子要全部登记在案,以备内务府和皇帝亲自挑选。这种筛选严格到了什么程度呢?准确的说,选秀女制度已经从单纯的选妃变成了一种人口管理制度。清史专家毛立平认为:“选秀女是一种控制旗人女性人数和婚配情况的措施。”根据清朝规定,凡是未在选秀中明确“落选”,就不允许私自婚嫁,到了后来更是发展成为所有旗人女性未经选秀不允许婚嫁。也就是说,旗人女性到了适龄之时(14-16岁),需要先通过官员和皇帝的挑选,其中出身、容貌、举止等尚佳的被纳入后宫或嫁入宗室,剩下的女子才可以自由婚配。在今天看来,这种制度自然遭人唾弃,但在当时,旗人的女性都以能通过选拔,入宫面圣为荣耀。根据后世学者的研究,“选秀女制度”的实质,并不仅是皇帝或者说皇室搜罗美女的一种手段,而是满族人用来强化女性管理,凝聚民族认同感的一种严肃的礼仪制度,想要理解这些意义,我们不妨从选秀女的过程来感受。

先前我们说过选秀女是三年一次的活动,应阅女子按照所属八旗的性质(满、藏、汉),按照年岁大小进行排列,由家人领至神武门,再在太监的引领下进入顺贞门,由皇帝亲自进行选阅。一般来说,皇帝每天审阅两旗,四天审阅完毕。其中当意者留牌,其后定期复看,再决定是否选中,剩余未被选中的女子则在太监的引领下出宫。那么一般来说有多少女子被选中呢?我们以乾隆末年的选秀女活动为例。活动从二月初七日开始,十一日结束,初七日乾隆共选出镶黄旗5人,镶蓝旗2人;初八日仅正黄旗1人;初九日正白与正红旗共2人;初十日镶红与正蓝共3人,四天总共选出13人,十一日,乾隆又对这13名女子进行复选,选出8人许配给皇族子孙(其中就包括道光皇帝),其余5人落选回家,自行婚配。此次选秀共名八旗适龄女子,初选入选13人,复选入选8人,这一人数比可见选拔的残酷。对于入选者而言,她们能够嫁入皇室自然是一步登天,而对于其余女子来说,平时分散居住的她们也近距离的感受到了皇宫的壮丽和皇室的威严,自然增强了自身对于皇室的崇敬和民族认同感,选秀经历往往成为她们一生的谈资。为了笼络这些满族女子,从康熙开始,宫廷开始在选秀的这一天为候选女子们供给饭食,乾隆时又为她们补贴车马费用,并给予个别人赏赐。据统计,每一次选秀活动,户部都要耗费万两白银。美国学者柯娇燕也指出,选秀活动带给了旗人女性隐形的地位提升和民族凝聚感。当然,随着清朝人口的增长,清朝政府也逐渐缩小了选秀女的范围,康熙朝规定,后族近支的女子不用再参加选秀女活动,后又明确,八旗下级官员家中女性不用再参加,这才大大减少了活动参加的人数。尽管参与人数众多,但最后能否选上,主要还是遵循了两条,一是品德,例如清朝所有册封皇后、妃嫔的文书中都有的宽仁、孝慈、温恭等。二是出身门第,这一点在清朝尤其严格,如果你出身高贵,与宫中实权人物沾亲带戚,那么被选中的可能性是极高的。至于样貌,众所周知,清代的皇后和妃嫔在挑选时对外貌的要求是不高的。

介绍完了明清两朝的选妃制度,笔者还需要澄清一些陈词滥调的批评,明清之际的民间选妃也好,选秀女也好,其影响始终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一制度必然是对女性的残酷压迫,但要谈及其对广大百姓的不良影响,特别是清代民间唾骂已久的强征民女入宫,其实也未到那种程度。终明一代,民间选秀的影响始终有限,明朝政府采取严格甄选、地区轮换等措施避免选妃引发较大的社会波动,所谓民众争相嫁女的场面,其实大多是谣言所致。而在清朝,尽管选秀的人数和影响比明代膨胀不少,但其根本不会选择八旗之外的女子,至于所谓的江南地带广为流传的强征民女等事,则更是谣言了。

二、妃嫔数量与等级制度

关于皇帝后宫中妃子的数量,我们所熟知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至少在明清两代,并无明确的规矩来限制皇帝共有多少位妃子,一般而言,史籍记载中明清两朝皇帝的妃嫔数量不一,从仅有一后的明孝宗到有接近四十位妃子的康熙,其数量基本取决于皇帝本人的意愿。在这里,笔者根据《明史》、《明实录》、《国榷》等史料简单的对明代皇帝的妃子数量做一个梳理:

明太祖朱元璋:一后十七妃

明成祖朱棣:一后十妃

明仁宗朱高炽:一后四妃

明宣宗朱瞻基:二后五妃

明英宗朱祁镇:一后十八妃

明代宗朱祁钰:两后一妃(史料不全)

明宪宗朱见深:两后十七妃

明孝宗朱祐樘:一后

明武宗朱厚照:一后二妃(大量民间女子没有名分)

明世宗朱厚熜:三后十九妃九嫔

明穆宗朱载垕:二后十六妃

明神宗朱翊钧:一后十妃六嫔

明光宗朱常洛:一后六妃

明熹宗朱由校:一后六妃

明思宗朱由检:一后两妃

注:表中统计数据为在位时册封,后续继位皇帝追封的不计入

因为编制和称呼的问题,清朝皇帝的妃子数量有较大争议,例如康熙朝,有史学家考证其拥有不下六十位妃子,但一般认为他只册封了三十六位,此处列出正式册封的清朝皇帝后宫数目。

努尔哈赤:一后十五妃

皇太极:两后十三妃

顺治:四后十五妃

康熙:四后三十六妃

雍正:二后二十三妃

乾隆:三后二十六妃

嘉庆:二后十六妃

道光:四后十六妃

咸丰:三后十三妃

同治:一后四妃

光绪;一后两妃

从明清两代皇帝后宫数量的对比,我们可以显著的发现清代皇帝的妃嫔要多于明朝,这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皇帝权力的扩大和选妃次数和范围和增多。然而,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一个皇帝的妃嫔越多,他本人就越好色,实际上,皇帝的后宫数量与本人的在位时间有着明显的正比例关系,在位时间长的嘉靖、万历、康熙、乾陵等后宫数量都名列前茅,而朝代末期的皇帝,妃嫔的数量也明显较少。

而关于后宫的等级制度,从明到清也有了较大的改变。明初,朱元璋认为后宫等级与制度并无必要,“嫔嫱之属,不过备执事、执巾栉”,因此基本沿袭了汉唐旧制,并部分参考了宋制。简单而言,明朝妃嫔分为二等五品:一品贵妃,二品昭仪,三品婕妤、贵人,四品美人,五品才人。其中前三品为一等,而贵人虽被列入一等三品,但被视为二等。在史料中,这些固定的职位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例如宪宗宠爱的万贵妃进一步被封为皇贵妃,地位列于众妃之首,但终明一代,除追封外只有十一人被正式册封为皇贵妃,因此这种称号还不足以作为一个正式的地位阶级出现。从发展历程上来看,明初仅有贵妃、昭仪等位置的说法并无明确的地位划分,直到了明世宗时期,为了进一步规范后宫的层级,才出现了九嫔的说法:即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这才正式划定了皇妃-皇嫔的固定品阶。

清朝初年,皇帝的后宫同样仅有后、妃之分而无具体的位阶区别,到了顺治入主原之后,清朝才设立了一套较为规范的后宫等级制度。根据规定,宫中尊皇帝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居住在慈宁宫,太妃、太嫔等随从居住。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六宫,辅佐皇后管理内廷。妃嫔之下,清代还设立了三个等级:贵人、常在和答应,这些可称之为侍妾,数量不定。

总结来看,尽管没有成文的制度对皇帝的后宫数量进行严格限制,但明清两朝的皇帝,特别是明朝,还是没有办法做到随心所欲的扩充后宫。敢于挑战制度的正德和嘉靖,其最终册封给予名分的妃嫔数量也并不多,总体来说,皇帝的妃嫔数量还是与其在位时长和国家状况直接相关,和皇帝本人的欲望关系不大。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后宫数量只是明面上被册封的妃嫔,理论上来说,明清宫殿内上至皇后,下至宫女,都是皇帝可以发泄欲望的对象,明清两朝普通宫女被临幸生下皇子皇女的情况也很多,这里显然无法做更加详细的计算。但总的来说,明清两朝的皇帝除了个别人之外(康熙,说的就是你),基本没有司马炎、孙皓这类的纵欲无度之徒,例如以炼制房事药物著称的明宪宗朱见深,根据记载其选择临幸的宫女也不过八人而已。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对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垂涎三尺的往往是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或起义军,例如清末太平天国起义中,洪秀全共册封了名正式的妃嫔。在皇帝权力到达巅峰的明清两朝,其后宫嫔妃的数量反而远不及汉唐,不得不说是一种奇怪的现象。

三、明清两朝的女官制度

说到明清两朝的宫廷,女官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群体。她们兼具着管理与服务两项职责,与宦官机构共同管理着皇帝的日常生活。严格来讲,皇帝的妃嫔也应该算作女官的一部分,只不过前者更重容貌和家世,不苛求其才华却具有更高的地位。而从明朝到清朝的女官制度演变,更是体现出朝代的特点。本章我们将从女官的铨选、俸禄和工作内容等方面,对明清两代的女官制度进行简单介绍和特点对比。

伴随着天子后宫的产生,最早的女官产生于周代,但直到两晋时期,这些后宫的管理者才逐渐有了明确的名号和职权。例如南朝宋的女官品级从三品到七品不等,有参议女林、中藏女典、后宫校事女史等。到了隋唐时期,女官有了正式的“六局二十四司”管理制度。明太祖朱元璋效仿唐制,设立了六局一司,即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和负责刑罚的宫正司。每局之下再设立四司,共二十四司,司长享受正六品的待遇;每司设一典,正七品;再设一掌,正八品;尚仪局增设彤史,正六品;宫正司设立典正,正七品。至此,明朝女官形成了六局-二十四司-二十四典-二十四掌的完整管理制度,女官总数保持在了人左右。

那这些所谓的六局一司都做哪些工作呢?其实我们从名字就可以大致判断,司宫司位居六司首位,主要负责监管整个后宫,并承担与外界沟通的工作,如请旨、传旨并确保其对外效力和引导中宫等。司仪局主要负责礼仪宴赐等,他们与礼部的官员们一里一外,参与确保有关国事的隆重集体场合礼仪符合规范。例如尚仪局设立的彤史一职,彤史是专门负责安排和记载皇帝与宫中嫔妃性生活的女官,包括皇帝临幸了哪些妃子,妃子们的生日、性格和经期,还有怀孕时间。除尚仪局外,剩余的四局则负责安排皇室的衣食住行,并参加部分祭祀仪式。宫正司比较特殊,它的职责是监督后宫中嫔妃甚至是女官的言行,负责记录功过和惩处。需要注意的是,宫正司是专门向皇后负责的。一般情况下,出于礼仪和道德的层面,皇帝并不方便参与后宫的争斗并处以刑罚,因此皇帝一般将相关事务交给宫正司,由皇后进行管理。

与选妃类似,明代的女官也大多从民间选取,而且为了防止宫内宫外串通,女官的铨选严格要求候选者为家庭背景单纯的单身女子,根据职务的不同年龄从13岁到40岁不等,并且要求有一定的品德和才华,而对于其容貌不甚在意。明朝前中期,由于女官的地位较高,且有一定的薪水,前来主动报名的民间女子甚至超过了选用人数,直到明朝后期,才有主动向民间索取女官的情况发生。明代的女官制度由于其服役时间问题屡屡被人诟病,一般来说,只有年龄超过五十的女官才会被遣送回家。虽然从制度层面来说,如果自身愿意,入宫超过十年的也可以自行回家,或者推荐他人代替,但在通常情况下,一旦入宫,这些女官都需要将自己的整个青春甚至是生命献给皇室。

与明朝不同,清朝因为对于后宫的管理更加严格,并且有了内务府这一掌管宫中事务的部门,女官的存在使命与其价值被大大压缩。事实上,在整个清朝,女官制度都没能真正建立起来,顺治年间初创宫廷制度时,曾有人提议要效仿明朝延续六局一司的女官制度,但被朝廷官员驳回。另外,由于清朝的皇帝权力更大,其对于后宫女性的临幸更加肆无忌惮,因此后世史学家很难将嫔妃与女官进行严格的区分。如果严格遵守隋唐至明代的标准,或许只有在最底层复杂清扫等杂活的宫女,才能被称得上是纯粹的女官。至于女官的铨选,其范围(旗人女性)、标准(门第和年龄)都与选秀女一致,唯一不同的是选秀女(妃嫔)三年一次,选秀女(女官、宫女)一年一次。不过清朝有一点较之明朝更加人性化,就是宫女出宫的年龄,基本上年至二十,就可以自行出宫,因此清代的宫女数量较之明朝后期的几千上万人,就少的多了,只有三、四百人左右。

四、明清两朝的后宫生活

在制度的最后一个部分,我们来讲一讲明清后宫的日常生活中有趣的部分,包括大家都很感兴趣的嫔妃起居和侍寝的过程,和后宫的日常餐食。

在明代紫禁城中,后妃们居住在乾清门以北的后宫地区,皇后居住在正中的坤宁宫,其他妃嫔分居两侧的六座宫殿中,其中万安宫和永宁宫分列东西两侧,居住在这两座宫殿的嫔妃也被称为西宫、东宫娘娘,地位较高。一般来说,妃子居住的宫殿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其顺序也不是按照先来后到的排列的,而是按照其受宠程度来分配,例如明思宗朝的田贵妃就因为得罪了周皇后而被发配去偏僻的启祥宫居住。清代也基本沿袭这一规矩。

说到侍寝,首先要明确一点,目前明清两朝并无正史对于侍寝的过程进行仪式化或是特殊化的描述或说明,因此目前所有对于侍寝的解读也好,推论也罢,均来自于宫廷野史或者民间的想象。所以我们也能在互联网上看到很多所谓的阐述,例如最广为人知的谣言来自于一本叫做《清宫遗言》书,里面记载了妃子侍寝的过程:首先由太监复杂将妃子浑身上下清洗干净,再在不穿衣服的前提下,让太监用被子把她卷起来抬进皇帝的寝宫。而在寝宫内,皇帝要将被子盖至脚踝关节处,脚露在外面,妃子则要一丝不挂的从皇帝的“龙爪”这一头爬进去,再与皇帝交欢。听起来,这一过程似乎颇显情趣。事实上,作者本人也给出了似乎能自圆其说的原因:明世宗时期发生了著名的“壬寅宫变”,嘉靖险些被宫女杀死,因此为了保障皇帝的安全,妃子必须在不穿衣服的前提下进入寝宫。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并站不住脚,妃子与皇帝的互动尽管要遵循规矩,但所谓的规矩并没有上文描述中的死板。尽管缺乏记载,我们仍然可以从史书的边边角角和一些时人的诗歌和文章中推测中妃子侍寝的大致过程。

明代,皇帝临幸妃子采取前朝的走宫制,即按照皇帝的心意前往妃子的宫殿。中国古代关于妃子赢得皇帝宠幸的传说比比皆是,例如南朝宋文帝时期潘贵妃用青支和盐汁吸引皇帝的马车。但在明朝,似乎皇帝的心意成为了唯一标准,不过在宫殿门口悬挂灯笼似乎成为了一种规矩,当皇帝决定在某一宫殿过夜时,会摘下灯笼,此时巡视的人员便会通知其他妃子早些安睡。根据某些记载,明朝皇帝临幸妃子的频率天差地别,例如明思宗时期,两位妃子田氏与袁氏一同入宫,但直到田氏得到皇帝宠幸被封为贵妃七年后,袁氏才得以铺宫(皇帝初幸谓之铺宫),可见两者相差之大。那么如果皇帝对后宫妃嫔厌烦了,或者偶然遇到了宫中姿色尚可的女官或宫女,想要临幸,应该走什么流程呢?乾清宫内有一室被称作青霞,也称青霞轩,就是专门用来给皇帝临幸这些人的地方,这些妃嫔之外的女子也被称为“青霞女子”。当然,除了妃嫔和青霞女子外,另有一些皇帝一时兴起临幸,之后便无暇顾及的女子,明孝宗的母亲纪氏和明光宗的母亲王氏便在此列。

而在清代,皇帝临幸女子则更加方便随意。顺治之前,清朝皇帝也是到妃子居住处临幸,但占据紫禁城后,清朝皇帝采取了独特的临幸方式,俗称“翻牌子”。除皇后外,如果妃嫔有意侍寝,会在沐浴更衣后来到养心殿后一间名叫燕喜(熹)堂的屋子中等待,太监会将这些妃嫔的名字制成名牌(俗称绿头签),由皇帝挑选,被选中的妃子一般会在陪伴皇帝用膳后侍寝,其他妃嫔“听散”后各自离去。不过除皇后外,清代的妃嫔是不可以陪伴皇帝安睡的,而是在侍寝结束后到厢房睡觉。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所谓“燕喜堂选妃”中的燕喜堂,起初被乾隆叫做西耳房,咸丰朝改称平安室,同治十一年,皇帝大婚前一时兴起取“燕喜呈祥”之意,将之改名为燕喜堂,希望未来的生活能够和睦美满,不过悲伤的是,同治皇帝的一生的命运和其结局,似乎与其心愿背道而驰。

与妃嫔侍寝的过程一样,后宫的餐食同样很难在正史中找到专门的记载。这里还要感谢一位明朝末年的太监——刘若愚,在他的《酌中志》一书中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记录。说起这位太监的经历,也颇有几分传奇的色彩。他这个人在当时很有名,有名到什么程度呢?魏忠贤倒台后,崇祯在清算阉党余孽时按照其罪定等,刘若愚被列入“首逆同谋”的六人中,也就是除了魏忠贤本人和客氏,他和其他五人所犯的罪名最重。问题是,和他同罪的几个人中,崔呈秀,阉党五虎之首,侯国兴,客氏之子,魏良卿,魏忠贤的侄子,李朝钦,最后陪魏忠贤上吊的那位,你说刘若愚不过是大太监李永贞手下负责整理文书的,他配和这些阉党骨干和沾亲带故的人并列吗?于是,在被判崇祯二年秋后处决后,刘若愚就一直在狱中向皇帝和朝臣申辩,直到崇祯十四年才重获自由,为了自辩清白,他还写了一本书,就是大名鼎鼎的《酌中志》,这本书详细地记述了由万历朝至崇祯初年的宫廷事迹,包括后妃的日常生活,宫中规则,以及饮食,服饰等等。当然,刘若愚本人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骂阉党,二是自辩我不是阉党,但对于后世研究者来说,本书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内廷材料,本文关于明代后宫方方面面的叙述,材料大多来源于此书。

根据《酌中志》一书中《饮食好尚纪略》篇的描述,明初后妃们的餐饮主要由光禄寺负责,明中后期以后逐渐被尚膳监取代。每月,各宫殿的仆人们按照等级到尚膳监领取厨料,另外有司苑局等部门专门分发瓜果、茶料等。概括来讲,宫中餐食分为主食、甜食、茶、酒和其他菜肴,常见主食有馒头、花头鸳鸯饭和牛羊猪肉米饭。根据书中记述,明代后宫餐食的一大特点就是“重视时令性,吃当季食品”,这与明代“物生有时”的观念有关,宫廷内部自然要以身作则。下面简要的列出每一月份后宫的时令食品。

正月:藏有银钱的点心、驴肉、春饼、元宵、

二月:油煎黍面枣糕、煎饼、河豚、鲊鱼、芦芽汤

三月:烧笋鹅、凉饼、糍粑、雄鸭腰子

四月:樱桃、笋鸡、冰水酪、不落夹(类似粽子)、包儿饭(类似于菜包饭)

五月:粽子、加蒜过水面、菖蒲酒、长命菜(马齿苋)

六月:莲藕的嫩秧、莲蓬、过水面、伏姜

七月:波罗蜜、鲥鱼

八月:月饼、螃蟹、苏叶汤、红白软子石榴、玛瑙葡萄

九月:花糕、麻辣兔、菊花酒

十月:羊肚、虎眼(一种甜食)、乳饼、酥糕、鲍螺

十一月:腌猪蹄尾、鹅脆掌、羊头包、辣汤、生煼(同炒)肉

十二月:灌肠、猪头、羊头、清蒸牛白、糟蟹、炸银鱼、腊八粥

从这些时令菜来看,宫中的菜肴其实与民间类似,大多是依照节日和民俗来烹饪食材,除了甜食较为出彩外(当时宫中设有专门的甜食厨房,外臣视之为珍宝),并没有超过民间大厨的手艺范围,不过是种类繁多,样式齐全罢了。当然,以上只是列出的部分时令食物,真正的宫廷大餐可比上面豪华的多。我们以正月十六,妃嫔们登楼看灯时的宴席菜品为例:

“斯时所尚珍味,则冬笋、银鱼、鸽蛋、麻辣活兔,塞外之黄鼠、半翅鸡,江南之密罗柑、凤尾橘、漳州橘、橄榄、小金橘、风菱、脆藕,西山之苹果、软子石榴之属,水下活虾之类,不可胜计。本地则烧鹅鸡鸭、猪肉、泠片羊尾、爆炒羊肚、猪灌肠、大小套肠、带油腰子、羊双肠、猪膂肉、黄颡管儿、脆团子、烧笋鹅鸡、炸鱼、柳蒸煎廤粍、卤煮鹌鹑、鸡醢汤、米烂汤、八宝攒汤、羊肉猪肉包、枣泥卷、糊油蒸饼、乳饼、奶皮。素蔬则滇南之鸡,五台之天花羊肚菜、鸡腿银盘等麻菇,东海之石花海白菜、龙须、海带、鹿角、紫菜,江南蒿笋、糟笋、香蕈,辽东之松子,苏北之黄花、金针,都中之土药、土豆,南都之苔菜,武当之鹰嘴笋、黄精、黑精,北山之榛、栗、梨、枣、核桃、黄连茶、木兰芽、蕨菜、蔓菁,不可胜数也。”

而清代典籍中关于后宫膳食的记载就较为详细了,皇帝、皇后和各位妃嫔每日用正餐两次,分别在早六点和中午十二点,晚上六点还要进一次晚点,一般是各种糕点。根据规定,在膳房(承乾宫东配殿)用餐时,帝后、妃嫔是不能同桌的,所谓的妃嫔侍膳,也不过是站在一旁替皇帝布菜而并不能同桌而食。但在日常生活中,皇帝有时也会与皇后和妃嫔在储秀宫后殿聚座进膳。而在餐食种类方面,清代较之于明代就奢华的多了,其原因一者是此时的烹饪手段和食品种类都丰富一些,二是为了显示皇室的吉祥和富贵,每餐的饭食都要按照“福寿万年”、“吉祥如意”的样式进行摆盘,而且为了显示地位的尊卑,从皇帝、皇后到贵妃、普通妃子,他们的饮食分量和菜式都要做到差异化,因此铺张极奢成为了普遍的情况,因此剩余的餐食一般会分给皇子、公主和其他太监、宫女等。仅肉食来看,御膳房每日为皇帝准备盘肉二十二斤、汤肉五斤、猪油一斤、羊二只、鸡五只、鸭三只;皇后盘肉十六斤、菜肉十斤、鸡鸭各一只;皇贵妃盘肉八斤、菜肉四斤、鸡鸭半只;普通妃子盘肉六斤、菜肉三斤、鸡鸭每月各五只。具体到菜品,这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量,以皇帝为例,其早膳服用碗碟菜各十二品(道),具体是哪二十四品呢?我们以清末光绪时期的早饭样式为例,这二十四道菜分别为:口蘑肥鸡、三鲜鸭子、肥鸡丝炖肉、炖吊子、肉片炖白菜、汆丸子锅、煨羊肉品黄瓜、豆浆汆银鱼、汆鲜炸汁、小葱炒肉、口蘑罗汉面筋、烹掐菜、挂炉鸭子、豆腐汤、白糖油糕、枣糖糕、棋子汤、老米膳、稀膳、旱稻梗米粥、甜浆粥、煏米粥、小米粥(然而它只列了二十三道菜)。看到这里,你一定会产生一个疑问,这么多菜光绪吃的完吗,别急,这只是皇帝早餐的一部分,这二十四品是皇太后赐的,还有皇后、皇贵妃、各位嫔妃进的,总计还有火锅二品、大碗菜四品、怀碗菜四品、碗菜六品、片盒二品、点心四品,还有汤食。皇后能够享用的餐食大致是皇帝的一半,也有一桌十二品,跟桌饭菜七桌、每桌八碗,点心二盘。那么皇帝吃了什么?史载:上进二碗老米膳,一碗梗米粥。其余的全部赏赐给了手下。

以上只是皇室平常餐饮的饭菜情况,至于大型宴席,我们就不可能再像明朝一样罗列出菜品的种类和数量,因为描述一场小型宴席的字数,就会比本篇文章还要长。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明清皇室饮食的差异——耗费的钱数。对于这一点,明朝有具体记录:皇帝每月餐饮用银两,皇后两,两宫贵妃各两。而清朝各个朝代之间的差异极大,乾隆时期,皇帝号召减少餐食费用,将御膳房一年的花费压缩到了三万余两,但到了慈禧时期,为了满足其需求御膳房的雇工达到了余名,其中专属于慈禧的茶役、厨役就有名,御膳房一年的支出高达36万两,即使考虑到白银贬值的因素,也是明朝的十倍以上。更何况,这一费用并不包括典礼上的庞大宴席和各地田庄进贡的山珍野味。当然,将巨额的餐饮花费与清朝晚期的财政困境联系起来并无意义,因为仅慈禧60岁大寿所办的典礼,就花费了仅万两白银,餐饮的花费只能算个零头。然而,我们不能从餐食的数据得出明代节俭,清代铺张浪费的刻板印象,因为明代的后宫人数实在是太多了。真要算起来,即使在清朝后期,其宫廷支出总额也只相当于明朝的四分之一,明朝十万内监和近万宫女的花费,成为了压倒王朝财政的稻草之一。

以上就是对于明清后宫制度的基本介绍,总结来看,明朝的后宫制度基本就是唐制的简化版,而清代的后宫制度则是在“满人优先”的前提下,更加强调尊卑和等级。但是,虽然在制度层面明清两朝仅是循前朝旧制并无新意,但纵观明清两朝,特别是明代,居然没有一次后妃专政的事情发生。明史评价其为“后妃居宫中,不预一发之政,外戚循理谨度,无敢恃宠以病民,汉、唐以来所不及。”当然,这一评价也有些过分吹捧的意味,终明一代,虽无后妃专政,但后妃干政的事件却屡屡发生,在明末的重大政治事件中,郑贵妃、张皇后等后宫掌权者们也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在清朝,尽管历代皇帝将不准后妃干政列为祖宗家法,且对外戚的管理堪称历代最严,但还是出现了前期的孝庄、晚期的慈禧这样事实上的专政者。那么,在如此严格的后宫制度下,明清两朝的皇后和妃嫔们是如何干政,甚至到达权力巅峰的呢?明清两代的后宫之中,又爆发了哪些鲜为人知,却又惊心动魄的冲突与斗争?敬请期待明清两代的后宫制度与后宫故事下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学社观点,敬请读者注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