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鸿章的三眼花翎有多贵重满清200年来仅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http://m.39.net/pf/a_5154125.html

古时候的王公贵胄、达官显宦经常通过衣物的纹饰、色彩、图案等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地位,在清朝之时,朝廷官员们在上殿面圣的时候为了能够区分出各自的官职与等级,便在服饰的一些细节方面进行了多重具体规定。

不同级别的官员所穿戴的服饰、官帽均不相同,其中,远远望去朝臣们最为显著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顶戴花翎”了。

佩戴花翎是清朝官员具有较高身份、地位的一种荣耀象征,在整个大清王朝中,名臣李鸿章所拥有的“三眼花翎”着实非同一般,满清多年以来仅仅有7人才拥有三眼花翎。

原本是乾隆一朝里堪称“超一流人才”的重臣和珅都没有资格拥有三眼花翎,可见,“三眼花翎”之贵重令人可望而不可及,大约只有人中龙凤方可与之相配吧。

清朝礼制中对官员“顶戴花翎”的赏赐规定

我国的古人都是非常智慧聪睿的,他们为了区分社会身份、等级,往往通过穿戴不同颜色、不同样式的衣饰、靴冠来区分自己与他人在阶层方面的不同。

汉代的时候,侍中、中常侍在冠上插貂尾为饰,后来,人们便将“珥貂”指代皇帝的亲近之臣及心腹官员。

而清朝之时,官员们都会通过戴上不同的官帽来区分等级,而清代的官帽与以往各朝代官员的冠帽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同品阶的官员其官帽上饰用的“顶戴花翎”各不相同。“顶戴”是官帽上所缀饰的各色宝石,“花翎”则是指插在官帽后方的羽毛装饰物。

按照清朝的礼制规定,清廷官员们都会在官帽后面安插翎枝,有的翎枝是用纯鹖羽制成的,又被称为“蓝翎”,而“鹖”则是古代一种类似于雉而且较为善斗的鸟,插着蓝翎的官帽是供六品一下官员佩戴使用的。

而有的翎枝则是用孔雀毛制成,又称“花翎”,清朝官员的官帽上都有顶戴,但并非所有官员都能戴上花翎,因为花翎是皇帝御赐的一种恩荣象征,不完全代表官员的级别。

官帽顶端镶嵌着的宝石叫做“顶子”,清太宗皇太极一朝便用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顶子来区分官员的品阶。

一品官员至九品官员分别以红宝石、红珊瑚、蓝宝石、青金石、水晶、砗磲、素金、阴文镂花金、阳文镂花金来进行佩戴与装饰。

清朝初期,官员只需在官帽后面插上一些翎枝即可,大家都没有什么过大的差别。而到了清顺治时期,皇帝就将花翎的戴法形成了一些制度,使得这种主要作为御用赏赐的“恩物”与朝官们官职的高低挂上了钩。

历代大清帝王对三眼花翎的赏赐尤为严谨慎重

花翎是清代帝王特别赐予臣子插在官帽上的装饰物,它的拥有者一定是功勋卓著之人或者是对朝廷有特殊贡献之人。花翎作为清朝官员的一种辨别等威、昭显品秩的“象征”,绝非一般官员可插戴配用。

清代列为帝王都曾三令五申,要求臣子既不能超越本分乱插翎枝,也不能随性不插不戴,如果有胆敢违反规定者定将严查严惩。

有的时候,一些官员因为履职不力或犯罪遭罚,只要还能留任为官,仍然可以按他原来的官阶品级穿着朝服,但往往由于这样的官员触怒了皇帝,若被皇帝责罚拔去花翎就不再是一般严重的处罚了。

花翎是用孔雀毛制成的,象征着荣誉和权力,唯有满清贵胄以及战功卓著的臣子方会被皇帝赐予花翎。

花翎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以三眼花翎最为贵重。

除了官级品阶的限制外,佩戴者必须为满清的正黄旗、正白旗、镶黄旗这“上三旗”里的官员,多数官员终其一生最多也就是佩戴了“单眼花翎”而已。

清朝礼制规定“双眼花翎”一般赏给级别较高的官员,清朝宗室以及藩部中,被封为国公的贵族以及和硕公主的额驸都可以佩戴双眼花翎。

《清史稿》有载:皇室内部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以及固伦公主的额驸也有资格佩戴三眼花翎。而实际上即便是生于帝王家的王孙贵胄,也并非自出生之日起就有资格佩戴三眼花翎,他们需要在10岁大的时候接受皇帝对其射技、诗礼的考核,唯有顺利通过考核者才能佩戴三眼花翎。

历代大清帝王对三眼花翎的赏赐都特别慎重、特别严谨,在最初的大清礼制中,但凡可佩戴三眼花翎者必为皇室成员,而到了乾隆一朝,这个条件有所放宽——凡军功显赫者亦可赏赐其三眼花翎。

清朝多年来,仅有7人得到了三眼花翎这等极高的荣誉

大清帝王向来对赏赐臣子三眼花翎都持审慎的态度,这等皇家御赐是很多清朝官员望穿秋水也得不到的珍贵罕物。

康熙朝的辅政大臣鳌拜、雍正年间开疆拓土的大将年羹尧是世人都比较熟悉的名臣功勋,可他们毕生都未曾得到过三眼花翎。

三眼花翎作为权利与荣誉的象征,自然会引来臣子官员们的热切追捧,但任何人想要获得三眼花翎都绝非易事,乾隆一朝那位圆滑至极、善于逢迎的和珅终其一生也没有得到三眼花翎,主要原因其实还在于和珅毕生都没有战功、亦对国家没有突出贡献。

细数满清多年的国祚历程,仅有7位人臣得到了“三眼花翎”这等极高的荣赏,他们分别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清朝中叶名臣富察·福康安、清中期名将何琳、晚清重臣李鸿章、清朝理学家徐桐、经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功勋臣子长龄以及睿亲王爱新觉罗·禧恩。

极其稀少的“三眼花翎”成了很多大清臣子渴望却不可及的“梦想”,它的珍贵完全建立在封建统治制度之上,说到底也只不过是统治者驾驭臣子、维护统治的一种工具而已。

或许更直白一点说:三眼花翎就是清朝大臣们渴望的“白月光”,别看它就是由几根孔雀羽毛组成的小小帽饰,可皇帝就是要靠着它来压榨臣子们的奉献之心与为官能力。

如果赏赐了太多的三眼花翎出去就会导致“荣耀贬值”,因此,大清的帝王始终对“三眼花翎”抱持着“惜售”的态度,向来甚少赏予臣子,从而也就令“三眼花翎”这等荣誉始终“保值”、始终高高在上、万中无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