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炒米视角
褚英是一个出色的战将,他有很多缺点,他并非是一个政治家。他的悲剧是由他的出身和他的父亲努尔哈赤造成的。他本来不属于权利场,是因为努尔哈赤为了平衡自己和弟弟舒尔哈齐已经失衡的关系,而被刻意纳入权利场的。
褚英天生就是一个出色的武将,其武力值和弟弟代善不分伯仲。
万历26六年(年),年仅19岁的褚英第一次带兵,夜袭了东海女真安楚拉库路,取屯寨二十处,其余屯寨尽行招服,获人畜万余,胜利回师。努尔哈赤非常高兴,被赐以“洪巴图鲁”尊号,意思是强盛的英雄。同时晋封了贝勒。而代善是次年晋封的贝勒。
万历35年(年),27岁的褚英和弟弟代善跟着叔叔舒尔哈齐,去蜚悠城去迎护策穆特黑的家眷和部众。在回程途中,在乌碣石遭到数万乌拉兵的堵截,结果牛逼的舒尔哈齐怂了,而褚英和代善各带了兵马冲了上去,结果一战,大家都傻眼了,斩杀乌拉兵多人,获马0匹,甲副。代善甚至擒斩了乌拉大将博克多。是战,褚英被赐以“阿尔哈图图门”尊号,就是足智多谋的意思。代善被赐以“古英巴图鲁”尊号,就是钢铁英雄(钢铁侠?)的意思。(满人的这些荣誉称号真的是忽悠死人不负责。)
万历37年(年)褚英被努尔哈赤拉进了他和弟弟舒尔哈齐的二元权力结构中,成为了和后金的二号人物舒尔哈齐平起平坐的角色。
这样一来,父子感情完胜兄弟感情。万历39年(年)舒尔哈齐阴谋分裂后金,被努尔哈赤给圈禁死掉了。因而褚英和努尔哈赤就在权利结构中,再一次变成了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间的关系了。
褚英并不知道,叔叔舒尔哈齐的结局也是将来自己的结局。
原因很简单,因为后金当时还在创业,危机四伏。后金没有中原王朝的“立长立嫡”的传统,努尔哈赤之所以赋予他重任,是因为努尔哈赤在权力斗争中,需要他的帮助。就像当年赋予弟弟舒尔哈齐是一个性质。而由于战争的进展,后金的扩大,八旗制度在飞速发展,要调动各方积极性,那就必须股份制啊,才能在大明这个末世求生机啊。
后金的八旗制度的形成过程,其实是一个分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个权力重新洗牌的过程。
建州三卫,由一开始的红(努尔哈赤)黑(舒尔哈齐)两旗,到候来的红(努尔哈赤)、白(褚英)、黑(舒尔哈齐),再到后来的满洲八旗,和更后来满、蒙、汉八旗。这是个类似分裂式繁殖的模型。所以越往后,话事权靠的是绝对实力。
在这个过程中,“后金功臣”费英东、额尔都、何和里、安费扬古、扈尔汉等“五大臣”不希望褚英继位的最主要原因是褚英的强大。
原因很简单,褚英本身就是这权力结构中的一员(他本身就占有白旗军),他若继位,实力将无人撼动(加上皇太极的红旗军,不是舒尔哈齐后人可以制约的),而其他兄弟也别想分到一丢丢权力。努尔哈赤和自己有感情,可是自己帮努尔哈赤打天下的时候,褚英还在襁褓里,他跟自己没感情,现在还未上位,就已经完全不把自己这帮老家伙放在眼里了,以后不堪设想。
而代善、皇太极、莽古尔泰和阿敏这“四大贝勒”也是等着分权的,所以如果褚英上位,自己将永无出头之日,所以他们也不希望褚英继位。
所以他们很快就形成了利益联盟。他们利用了褚英的一次军事失败,立刻疯狂地上书努尔哈赤。但是努尔哈赤毕竟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并没有莽然地做出除掉褚英的决定,而是希望给予他机会和警示,于是就像当年圈禁舒尔哈齐一样,慢慢削弱褚英的实力,开始扶植代善。万历40年(年)褚英被“罢政”反省。在这个阶段,努尔哈赤迅速地把三旗开始整编成八旗,取消掉黑旗军,把白旗军开始分成正白旗和镶白旗,等等。在褚英被“罢政”反省的时候,八旗制度正式形成。其中正黄旗主和镶黄旗主努尔哈赤本人、正红旗主和镶红旗主代善(褚英二弟)、正白旗主皇太极(褚英八弟)、镶白旗主杜度(褚英长子)、正蓝旗主莽古尔泰(褚英五弟)、镶蓝旗主阿敏(舒尔哈齐的次子)。
看这个新的权力结构,其实大家都明白了下一个倒霉的又会是谁了。没错,就是褚英的二弟代善。
但是代善之所以命运稍微会好于褚英,是因为他懂得放弃。但是然并卵,在权利斗争中,只有输赢。万历41年(年)“五大臣”和“四大贝勒”再一次发动了猛烈进攻,控告褚英很多“罪状”。其他无关痛痒,但是有一个杀招,即“我即位后,将诛杀与我为恶的诸弟、诸大臣。”
这是多么可怕的杀招啊!努尔哈赤读到这个条陈的时候,不禁冷汗直冒。
虽然一字未提努尔哈赤本人,但是一旦有联想,那结局是相当可怕的。他继位后一切与他为恶的都要诛杀,那么可以杀自己的弟弟,自然也可以给自己的父亲挫骨扬灰。
在努尔哈赤的一系列动作后,褚英终于看明白自己的处境了,他与努尔哈赤之间彻底丧失了互信,把抱怨的矛头指向了努尔哈赤本人。努尔哈赤终于出离愤怒了,猜想已经成真了。不除掉褚英,自己将难料结局。于是努尔哈赤的天平终于倒向了“五大臣”和“四大贝勒”。
明万历43年(年)8月22日,褚英被努尔哈赤以不思悔改之名下令处死,年仅36岁。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